數年以來,世界局勢雖然動蕩不安,衝突與爭鬥不斷,但和平與發展仍是基本趨勢。曆經磨難和經艱苦卓絕之努力而漸崛起的中國更為世人矚目。其中,經濟發展之快是關注的焦點,而汽車產業又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亮點之一。因此,人們把目光轉向中國汽車產業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今天,在汽車行業取得巨大成績和進步的時候,也不能不冷靜地看到其存在的不足(缺陷)和麵臨的一些嚴峻挑戰(甚至是風險)。對此,人們最關切的是:在開放的大環境下,中國汽車如何實現自主發展;在跨國汽車公司新一輪對華投資的熱潮中,怎樣處理好抓住機遇和提高利用外資質量與效益兩者之間的關係;怎樣更好的借鑒國外先進管理方式——“精益管理”來提高中國汽車企業的水平等。這三個問題,都關乎中國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因此,有必要下大力氣進行全麵、深入、係統的研究探討,從而得出符合(或比較符合)客觀實際的結論供業界參考。
為進行如上所述的研究,筆者近兩年來收集了約300萬字的與之有關的中外文資料和信息。同時,對全國汽車行業的上百名專家、學者及企業管理者進行了麵對麵的交談、電話訪談以及有關形式的筆談,從中獲得了大量的知識和啟示。在此,向他們表示衷心感謝。在本書的創作、研究以及出版發行過程中,也得到我的同事胡信東、陳萬興、郭濤等同誌的大力支持和有益幫助,提供了許多好的建議,此外,還得到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科技情報所曾慶祿所長以及袁寧、劉玉俊、馮剛瓊等同誌的幫助和支持,筆者一並表示深深的謝意。
雖然本人為本書的研究、創作盡了最大努力,但畢竟時間比較短促,有些問題難以做更深入的探究,加之自己學識有限,因此,欠妥之處乃至錯誤仍在所難免,歡迎業界同仁批評指正。最後,還有一點需要特別說明,就是本書引用的資料、講話(談話)等均以公開發表的為依據,文中的觀點(尤指“探索中國汽車自主開發和自主品牌創建之路”和“跨國汽車公司改變在華投資策略的原因、影響及對策”這兩個研究專題)純係個人的學術研究結論,與任何團體及組織無關,文責自負。
作者
2004年5月20日於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