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患難姐弟(1 / 3)

1、蒼茫的暮色中,兩個瘦小的孩子站在高高的山尖上眺望遠方。望不到邊的群

山逶迤起伏,如層層屏障隔斷了外麵的世界,隔斷了異地他鄉的親人。

男孩問:“姐姐,爸爸媽媽打工的地方很遠嗎?”

姐姐蓉蓉:“很遠。剛剛你看,就在最遠處那座大山後麵。”

剛剛:“我喊爸爸媽媽,他們能聽見嗎?”

蓉蓉:“聽不見,離得太遠了。”

剛剛:“那我們能去找爸爸媽媽嗎?”

蓉蓉:“不能,那要走很長很長的路,翻很多很多的山。”

“我不怕。我要去找爸爸媽媽!”

“剛剛,你太小了,等你長得和姐姐一樣高的時候,我們就能去找爸爸媽媽啦。”

“那要等好久好久,我不幹!”

蓉蓉安慰弟弟,也安慰自己:“爸爸媽媽很快會來看我們的。”

“騙人!”剛剛噘起嘴:“你總說爸爸媽媽回來,可總也沒回來。”

蓉蓉語噎了,她明知爸媽短期內回不來,之所以這樣說,因為這是支撐她和弟弟的唯一希望。此刻,她凝視遠山,口中輕輕呼喚:“爸爸媽媽你們快回來吧!”

2、崎嶇的下山小路上,蓉蓉拉著弟弟往家走。忽然發現前麵路邊的岩石下坐著

一位老人。

蓉蓉急忙跑到跟前:“茂山爺爺,你怎麼啦?”

老人滿麵虛汗,吃力地回答:“沒事兒,爺爺累了。”

剛剛:“茂山爺爺,你走不動了嗎?”

老人點點頭。

剛剛一捋袖子:“我背你回家。”

老人搖頭笑笑:“傻孩子,你哪裏背得動爺爺喲。”

蓉蓉:“爺爺,我扶你走吧。”

老人說:“不用了,我是看見你倆在山上不放心,才在這兒等了一會兒。你們先走吧,爺爺自己能走。”說著老人掙紮了兩下,沒有起來。

蓉蓉趕緊去拉,剛抓住老人的手失口叫道:“爺爺,你的手這麼燙,你發燒了吧?是不是病了?”

老漢隻得承認:“可能在後山林子裏著涼啦。”

蓉蓉叫道:“剛剛,來幫忙。”

剛剛拉起老人另一隻手,老人家站起來了。

兩個瘦小的兒童攙著一位蹣跚老人艱難地往山下走去。

3、山窩裏稀稀拉拉地灑落著十幾戶人家,嫋嫋炊煙彌漫在晚靄中。

村頭一間破舊的茅草屋,就是茂山爺爺的家。

蓉蓉和剛剛扶著茂山爺爺進屋後在床上躺下。

蓉蓉拉開被子給老人蓋上:“茂山爺爺,你躺一會兒,我家裏有爸爸媽媽留下的治發燒的藥,我去給你拿。”

她走到門口,回頭叮嚀弟弟:“剛剛,你在這兒陪著爺爺,不許亂跑。”

蓉蓉走後,剛剛走到老人跟前:“茂山爺爺,你一個人在家害怕嗎?”

“不害怕。”孩子奇怪的問題讓老人悟到了什麼:“剛剛,你一個人在家是不是害怕呀?”

剛剛望著爺爺點了點頭:“姐姐回來就不害怕了。”

“可憐的剛剛,這麼小就被大人撇在家裏。”

“剛剛不可憐,我有姐姐。”

4、蓉蓉家。

蓉蓉拉開放藥的抽屜,打開一包,不是;又打開一盒,還不是。好不容易找出了一種感冒膠囊,抽出一看,僅剩下兩粒藥。她握在手中,翻身往門外跑……

5、茂山老漢家。

蓉蓉快步跑進屋:“茂山爺爺,家裏的感冒藥就剩下兩粒了,我全拿來了。”

“夠了,夠了。”老人感激地說:“蓉蓉,麻煩你了,爺爺年輕的時候,這點小病一扛就過去,現在老了不中了。”

蓉蓉:“爺爺,我先給你煮點飯,飯後才能吃藥。”

“好嗬,”茂山老人高興地指著灶台邊:“你看,罐子裏有米,案下有南瓜,蓉蓉你動手吧,蒸大米,炒南瓜,你和剛剛一塊兒在這吃大米飯。”

“不用。”蓉蓉說:“我和剛剛回去有飯。”

剛剛不客氣:“不,我要吃大米飯。”

“都在這兒吃。”老人不容爭辯:“孩子,爺爺孤身一人,這屋子冷清了幾十年,隻有你姐倆一來,家裏才紅火紅火。每次都是托蓉蓉的福,我老漢才能吃口現成飯。”

蓉蓉知老人一片誠意,不再推辭,麻利地行動起來:添水、點火、淘米、洗菜、切菜……。

剛剛眨著天真的大眼睛問老人:“茂山爺爺,你一個人留在家,你的爸爸媽媽也去很遠的地方打工了嗎?”

“哈哈……。”剛剛幼稚的問話讓老人又好笑又有幾分心酸:“傻小子,我看你是想爸爸媽媽了吧?”

“嗯。”提起爸爸媽媽,剛剛眼中湧出淚珠。

“唉——,”老人一聲長歎:“能走的都出去了,村裏就剩下老的老、小的小。就說你姐姐蓉蓉吧,自己還是個孩子,就挑起這麼重的擔子。又要管家,又要照顧弟弟,真難為她呀!你們想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也想你們哪。他們拋下親生骨肉在外麵辛辛苦苦打工幹活,也是為了你們哪!”

剛剛象是聽懂了老人的話,輕輕抹去眼淚。

正在炒菜的蓉蓉喊弟弟:“剛剛,幫姐燒火。”

“哎。”剛剛跑到灶膛邊,不停地往裏添柴。

茂山老人躺在床上,看著灶台邊忙忙碌碌的姐弟倆,幾十年孤獨冰冷的心田裏滾過陣陣暖流。

不一會兒,蓉蓉端著飯,剛剛端著菜,一塊兒來到床邊遞到老人手中時,老人早已淚眼朦朧了:“乖孩子,你爸媽臨走托付我照看你們姐倆,爺爺沒有照顧好你們,反而拖累你們來伺候我呀……。”

6、蓉蓉家在茂山老人家對麵的山坡上,中間隔一條清澈的小溪。這是兩間山區常

見的石牆木梁的茅草房,西間開門,臨門處是鍋台,靠後牆是一堆幹柴,既當柴房又當廚房,還是堂屋;東間是臥室,南窗下是一鋪土炕,炕邊是一張二屜桌和兩隻木箱。門前是一片石板鋪成的小院,站在院中就能看見村口通往鄉裏的小路。

一大早,蓉蓉就在灶台邊忙活,一切都收拾停當後,她蹲在灶堂邊徹底熄滅了裏麵的火,來到裏間喊叫熟睡的弟弟。

她輕輕拍拍剛剛的小屁股:“剛剛起來吧。”

剛剛鼻子哼了一聲,睡意正濃。

蓉蓉抱著弟弟的肩膀:“剛剛醒醒!姐姐要上學去了,你起來去給茂山爺爺送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