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平生有幸(1 / 3)

張家祖塋在開封城西的五裏坡,顧氏和張越祖父以及數位妾室的合葬墓也在這裏。如今由於張玉追封河間王,三代祖先皆封榮國公,這兒的規製自然也大不相同。內中的青鬆綠柏比往日多了好些,甚至還禦賜了五戶守塋人家,原本的守衛再加上開封都司撥來的軍士,將這兒附近守得嚴嚴實實,杜絕了那些敢於窺視亦或是覬覦其中的人。

此時此刻,開封張氏一族的族長正在那兒陪著張越。他這一年已經是七十有五,身體也不如當日張越等人回鄉安葬顧氏時康健,拄著拐杖在寒風中站得有些顫顫巍巍。因是起頭他一意要陪著來,張越勸也勸不動,隻得由著他,這會兒見他如此光景,心中未免不忍。

“老族長,天氣太冷,我又打算在這兒過三日,您難道還能一直陪著不成?還是先請回吧,您這麼大年紀,若是有什麼閃失,我這個晚輩心裏怎麼過意得去?”

老族長論輩分比張越年長兩輩,奈何下一代沒什麼出色的人才,兒子到了五十還隻是個秀才,連個舉人都沒能掙上,族中其他本支旁支亦是如此,林林總總四五個秀才,有年輕的有年長的,隻是仿佛舉人兩個字就是奢望了。河間王張玉那一支是早就搬離了開封的,自打顧氏把另一支也一塊挪去了京師,開封這邊就日益破落了。有本事的不是到外鄉想方設法謀個出身,就是到京城去投奔了那兩支貴極一時的親戚,這邊唯一的希望便是張家的祖塋還在,可若是那邊在京師另擇了風水好地,另設家族墓園不再遷葬回來呢?

因此,見張越伸手過來要攙扶,他一把就抓住了那雙手,老眼中已經是有些發紅:“張大人,小老兒年紀也大了,有一件事務必請你答應我……”

“什麼大人,老族長隻叫我名字便是,這裏隻論輩分,不論官階。”張越見老族長攥著自己的手用力頗大,心裏不禁一動,便開口問道,“可是為了族裏的事煩心?”

老族長早知道張越機敏,此時便低下頭說:“我也知道,你們那一大家子遷往京師,是聽了英國公的建議,也是為了前途,可如今開封張家這邊雖說沾著你們的名氣,又是開學堂,又是置辦祭田,族裏對於那些孤寡貧寒的同宗都有貼補錢糧,可一味如此,竟是助長了那些人的懶散習氣。你離了開封十五年,族裏少年中過了縣試的才十人,過了府試的六人,過了院試最終中了秀才的,就隻有三個人,要知道這可是十五年!再這麼下去,開封張家隻怕就要如同顧家那樣敗了。我知道你不會如顧家那般不理會本家,可是……”

聽到這裏,張越就知道當日自己對顧林那番態度隻怕是傳出去了。見老族長一副欲言又止臉色發紅的架勢,他便和顏悅色地說:“老族長言重了,有你這等德高望重的坐鎮,開封本家不會落到那副境地,至於顧家,原是我看不慣顧林和他老子那種做派,因老太太出自顧氏,他們便仿佛賴定了張家似的。這些年來,我給了田,又給他們擼平了好幾樁官司,可結果便是他們變本加厲。既是如此,那他們日子過得窘迫,自然不是我逼的。”

說到這裏,他頓了一頓,又緩緩說道:“至於顧家人,我也不是全然不幫,早些時候我已經讓人打聽過了,顧家族裏有幾個清貧卻願意上進的,所以我已經讓人資助了。願讀書的可以去書院,願經商的介紹他們去學著經營產業,至於願意自食其力做事的,我也讓人給了他們機會。隻是這等坐吃山空隻想著打秋風撈好處的,我卻懶得姑息。”

老族長這才明白是這麼回事,頓時心裏鬆了一口氣,但張越如今畢竟是張家最有實權的,又得皇帝信賴,因而他不得不苦心多勸一句:“可越哥兒,這為官一任,無論是同宗還是姻親同鄉,彼此之間畢竟得扶持一把,哪怕看著老夫人當初對你的扶持,你也得做做樣子,否則如今的顧家人隻怕會耍無賴,到那時候對你的名聲定然有損……”

“不妨事,老族長放心,顧家也不是個個不成器的,我不妨說實話,顧家如今得我人情的人多,像顧林那般袖手不管的畢竟是少數,他們要是鬧將起來……族長的位子正好也可以換個人,其他各房對他們長房的那副德行早已經忍不住了。無德之人占著族長的位置,何以教化晚輩?對了,老族長剛剛提到的事,我也正好想提。如今咱們家畢竟不比當年,祖上封公,論起來闔族上下都沾光,而如今還在的,又有英國公陽武伯,還有我這個戶部尚書,族規不可不立。勸善勸學是一方麵,杜絕飽食終日的又是另一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