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窮國和中國——當今世界的新格局(1 / 2)

世界經濟將會出現相當長時間甚至長達十年的比較混亂的調整。當今的世界格局可以總結為:富國、窮國和中國。在此形勢下,中國的作用和地位尤其重要。未來十年,中國需要做好以下三件大事,這既符合中國的利益,也符合世界經濟的利益:降低貿易順差;維護國際金融的穩定;推進國際經濟界的重大改革。

在我看來,中國入世十年以來,世界經濟和金融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過去十年的變化可能不亞於二戰之後的很多國際金融和經濟的變化。為什麼?很簡單,過去的十年,既發生了恐怖主義的事件,反恐成為全球各國政治上的主要話題,同時也出現了過去七十年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這場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還沒有完全凸現出來,人們今天仍然在見證、在感受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格局的影響。

全球治理的新格局:富國、窮國和中國

金融危機之後,全球的經濟、金融格局有什麼變化,新的形勢有什麼特點?一個總的判斷是,世界經濟將會出現相當長時間甚至長達十年的比較混亂的調整。

就發達國家而言,金融危機本身是一個私人部門的資產負債表的危機,這個危機在三個月內通過發達國家利用國家信用作支撐,修補個人部門的資產負債表的形式比較快地被遏製了。今天世界出現非常大的危機和矛盾,主要表現在各個發達國家,除了個別國家(主要是德語區)之外,都出現了國家信用下降的問題,主要發達國家的財政問題非常嚴峻。

這樣嚴峻的財政問題我相信不可能在一兩年時間迅速解決,為什麼?主要發達國家的財政情況和中國不一樣,它的財政格局主要是什麼?它的財政支出中60%以上是賦權性(entitlement)的支出,即,通過立法給予老百姓的各種各樣的福利支出,這種支出是剛性的,在短期內很難改變。

中長期看,如何改變這個格局?

必須是社會契約重新簽訂,那就是政府和納稅人、福利享受者重新簽訂嶄新的製度安排的問題。這就非常難了,需要的是大變革。

因此,從客觀上說,後危機時代,發達國家需要一輪深刻的改革,呼喚類似於裏根式、撒切爾夫人式的政治人物出現,同時需要一批學者提出新的理論。這是客觀的要求,但是到目前為止,我看不到發達國家出現這樣的政治英雄,看不到有學者提出發達國家應該在全球化時代進行的、係統的、深刻的社會改革、社會契約重新簽訂的理論。我堅信發達國家在未來十年之內會有一個非常艱苦的調整過程,也許十年之後會調整成功,但這個過程是非常痛苦的。

能不能說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風景獨好呢?不能!這些國家本身也麵臨著非常深刻的宏觀經濟管理方麵的問題,以印度和巴西為例。這些國家表麵上看起來非常風光,增長速度非常快,但是宏觀管理方麵仍然蘊藏著巨大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