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是很多年輕人夢開始的地方。

一位北大學子在回顧自己母校時說:“北大是博大的,置身於此,你可以放眼世界,胸懷天下。”

北大之大,不僅在於她擁有廣大的校園、亞洲著名的高校圖書館、寬敞明亮的教學大樓、富麗堂皇的百周年“大”講堂和學富五車的學術“大”師們,更重要的在於她兼容並包、思想自由的治學理念。自蔡元培校長開風氣之先,首先把各種學術流派引進了北大講堂,各種流派的觀點與學說就源源不斷地湧進了這所百年校園,它們共生共存,相得益彰。流動的空氣使這所百年名校不斷接受新鮮文化的滋養,永久煥發著青春與活力。

北大是偉大的。一位教授在評論北大時說:“北大總是與一種激情和德行聯係在一起,它雖不是世界一流大學,但是它與中國近現代曆史的聯係使它成為一所偉大的學校。”北大成立百餘年來,英才輩出,為民族複興、國家強盛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據統計,北大校友中,已有四人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全國僅七人),十二人為“兩彈一星”作出重要貢獻,近五百人當選兩院院士,北大的畢業生和教師為我國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醫學、工程技術及國防事業、文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奠基性和開拓性的貢獻。

北大是崇尚個性的。在人們的印象中,北大是一個言論自由、崇尚個性的地方,北大人的“狂”也遠近聞名。在動蕩的年代他們敢於拍案而起,“擊鼓罵曹”;在和平時期,他們率性而行,狂放不羈。“狂”字成了北大人人格最獨特、最鮮明的存在。然而如果你用心品味,你就會發現,北大人的“狂”裏自有著一份知識分子獨有的人格堅守,一份對世俗強權的蔑視,一份彰顯個性的傲骨與豪情。

北大是年輕的、常新的。北大人永遠青春煥發,活力四射,站在時代的最前沿。自成立起,北大一直是國內校園文化最活躍的高校,從山鷹社、愛心社,到每年一度的文化節、科技節、運動會、創業大賽、“挑戰杯”學術論文競賽、十佳歌手大獎賽、未名詩會,都從不同側麵展現了北大年輕學子的精神風貌。這裏有成長的歡悅與拚搏,也有青春的放歌和夢想。

北大是智慧的殿堂、文化的聖地。北大不僅是一個學習知識的地方,同時也是一個塑造人格、提升修養、學習做事做人的好地方。一位北大學子深有感觸地說:“在北大學會的不僅僅是單純的知識,感受更多的卻是北大對一個人人格的熏陶,從這片園子裏麵走出的人都會深深打上北大的烙印,具備特殊的精神氣質。”

對於年輕的學子來說,北大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其作為學校的角色本身。它的傳統、它的文化、它的精神已經成為一種象征,時刻對年輕人起著砥礪和教化的作用。本書從學習、立身、處世、自身修養等方麵,圍繞北大精神,精心輯選了100多個小故事,這些故事或節選自北大名人典故,或為北大學子的成功案例,或者是北大教授或名人政要在北大授課和演講時引用的故事,或為北大學子喜聞樂見,在北大學子之間廣為流傳的故事,希望對廣大年輕學子的學習和成長有所助益。

李開複博士在北大演講時說:“當今時代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雙手選擇、掌握自己的命運,做最好的自己。”讓我們在本書精彩的故事裏,在輕鬆的閱讀氛圍中,感悟人生,完善修養,砥礪自我,用青春和行動為自己的人生作出最完美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