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原本慘白的屋子瞬時又陷入了黑暗,在他低頭的那一刻,他似乎看到了對麵牆壁上有一個人影一閃而過,那速度是極快的。
“什麼人?”查文斌喝道,他這一聲一半是出自本能反應,而另一半則是為自己壯膽。
周圍的空氣都很安靜,除了頭頂的石板偶爾有幾塊滑落之外,就連自己的心跳都聽得很清楚。火折子的光跳得就和綠豆似得,太小也太不顯眼,平時這火折子點亮後能跟蠟燭差不多,可這會兒火焰就跟馬上要熄滅的小木棍一樣,顯得十分沒力。
他想起來自己的袋裏有蠟燭,摸出了一根用火折子去點,點了幾次那蠟燭都沒有反應,他用手擋著才勉強把火給養大了一點,蠟燭這才亮起。
蠟燭的光黃中帶著一絲綠,那點綠從燭芯一直竄到了火苗,被夾在中間很是詭異。這種火光在行家的眼裏那是能讀出信息的,這附近的確有髒東西。
蠟燭在古時候是用來照明的,後來無論是祭司還是上供都會點蠟燭,在有了現代照明的情況下,這蠟燭顯然不是用來替人照亮的。蠟燭最大的作用便是替那些髒東西照亮,還有一個便是若是你想見鬼,可以在夜晚時分點一根蠟燭出門,找個預計有髒東西的地方把蠟燭放在人眼前,兩眼要盯著那燃燒的火光,若是運氣“好”的時候,你會看到蠟燭中間那團火是綠色的,那麼恭喜你,你見到鬼了。
查文斌是早有防備的,他點這枚蠟燭是問路的。
在中國有一個行業就是盜墓的,除了火葬場的和醫生,天底下怕是沒哪個行業比這個更多接觸死人了。常在河邊走,哪會不濕鞋,夜路走到了都能遇到鬼,何況是摸到人家墳窩子裏掏陪葬品。
這些盜墓賊給自己起了個名字叫做摸金校尉,其實就是拜托那難聽的“賊”字而自封的,在最早的時候,這活都是一些無所事事的鄉村流氓幹的,畢竟不是什麼上得了台麵的事。可是中國自古就講究人死為大,尤其是王公貴族們的厚葬之風盛行,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手伸進了黑漆漆的墓地。
有厲害的直接派軍隊盜墓,比如剛起兵的曹操,五代的溫韜,那可都是臭名昭著,他們是為了籌措軍餉。而更多的則是那些兩三個一夥為了生計為了發財的小股盜墓賊,說這墓葬都是埋在地下,打開盜洞進去後有很多人都莫名其妙的再也沒上來,怨恨的就做了個陪葬的野鬼。
在李鴨子的洛陽鏟大行其道之前,更多的盜墓高手都是出自那些風水行家,而在中國,最懂風水的莫過於是道士。
東漢末年,曹操抓到了一個道士,這個道士精通奇門遁甲,精通風水星象占卜,名叫左慈。這位左慈更厲害的是得到了一部《遁甲天書》,據說十分了得,這本書查文斌曾經推測過是否就是《如意冊》。曹操抓到此人後,知道其有道術,便關押其一年,不給吃飯,據說一年後他平安出了大牢依舊如故,讓曹操很是驚訝。
曹操為了籌措軍餉,專門訓練了一支秘密軍隊,晝伏夜出,專盜皇家貴族陵墓,領頭的便封為摸金校尉。但遇到的怪事太多,損兵折將,便求這左慈給予幫助。
作為釋放他的條件,左慈給這摸金校尉留下了一句傳承至今的順口溜:“人點燭,鬼吹燈!”
這意思為進入墓穴之中要先在東南角點燃一支蠟燭才能開棺,如果蠟燭熄滅,就意味著這墓不能盜取,放下所有東西退出便是。若是蠟燭還能在燒著,那就取些錢財,完事後得燒香燒紙回敬,因為這些錢財死人用不了,得靠活人燒。
查文斌這蠟燭便是打算放在東南角,他的目的隻有一個:開棺!
。您提供大神夏憶的最後一個道士免費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