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騎快馬出城而去,和魏國的快馬斥候一樣,在這個還沒有馬鞍的時代,坐在馬上顛簸數天,屁股絕對磨開花,不過這個關頭也顧不得了。同時,邯鄲城中開始更加緊張的備戰,幾乎每家每戶都有男丁被帶走,糧食也被以全城統一供給的名義給收走了多半,於是整理守城器械的叮當聲,和女子小孩的哭啼聲,每日每夜都充滿了這座古老的城池。
時間很快就到了七月中旬,就在趙人得到大梁軍北上消息的五日之後,黎明時分,天剛蒙蒙亮,邯鄲南門轟然洞開,一隊又一隊整齊的趙兵小跑而出,然後迅速在南門外的空地上列隊集合,待集齊了五個方隊之後,邯鄲南門才又轟然關閉。
五萬趙兵簇擁著上百架戰車向南奔去,他們誓要奪回邯鄲南大門番吾。
此次出兵,趙勝非常小心,一出城門便催著不停,在他看來,此次就要打魏軍一個措手不及,才有那麼一點希望奪回番吾,所以飽食了早餐的趙軍隻在出發兩個時辰後歇息了一下之後,才繼續前進,隻因為前麵不遠處就是魏軍大營了,趙勝也不得不讓麾下士兵休息一下以保持戰鬥力。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就在半個時辰之後,這數萬趙軍就不得不以比來時更快的速度向邯鄲城退去,魏軍畢竟野戰無敵,趙軍的行動早就驚動了魏侯,有備之下以逸待勞,精心準備數日氣勢洶洶出城尋求一戰的趙軍居然一擊即潰,這些個精兵隻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沒想好不容易跑回了邯鄲南門,城上一片驚慌竟不敢開門,隻令弓箭手掩護,逼得這些趙國精兵不得不繞道東門和西門這才回了城。
趙侯自然是一頓大怒,立即便叫人去尋趙勝前來問話。你說你奪不回番吾也就罷了,居然午飯沒過就跑回來了,還不如前幾次出城一戰呢。同為三晉之一,趙侯真丟不起那人。不料等了半天,沒等來主將趙勝,卻等來了趙勝在城外為保留趙軍力量,殿後掩護大軍,而被魏軍圍殺了。趙侯心中這才好受了許多,忙又吩咐下去,安撫趙勝家人,另找人尋回趙勝屍體,好生褒獎安葬。
這下子可就絕了趙人再奪回番吾城的念頭,邯鄲滿城上下數十萬人開始了更加積極的日以繼夜的守城備戰,同時期盼著北征大軍的回朝。一切就隻等著大戰的來臨了。
自這日趙軍出城之後又是數日的安靜,終於在七月底,魏軍南下,不費吹灰之力攻破了趙國南長城,自大梁北上邯鄲的通道正式完全打通,大梁兵與安邑兵會師已是指日可待。
終於在七月的最後一天,十萬大梁兵以及數萬民夫還有數萬衛國軍隊越過了趙國南長城,二十多萬人浩浩蕩蕩出現在了番吾城南的視野之中。
“魏軍這是下定決心要攻破邯鄲了啊!”番吾南城牆上,周扁也在寧越樊餘等人的陪同下,向南眺望,像看熱鬧一樣的望著那遠道而來的黑壓壓一片大梁兵緩緩接近。
“是啊,據說總共二十一萬,其中還有一萬衛國兵,三萬衛國民夫,以及六萬大梁民夫雜役,如此大規模,還真像是滅國之戰。”一旁的寧越接口道。
周扁一聽就笑了,“寧卿倒是消息靈通,連人數都如此清楚。”
寧越也是一笑,“這在魏營之中並不是秘密,隻是消息送不出而已。不過關於人數也無需保密,沿途定然早有趙國斥候探得清楚。”
“隻是魏侯要這麼多民夫前來卻是為何?”周扁問道。
“或許是準確長期攻城吧,畢竟安紮營寨、修理攻城器械這些事,不能牽扯士兵太多精力。”寧越淡淡說道。
“哦。”周扁應了一聲,但望著那哪怕黑壓壓一片中緩緩移動的大型器械,周扁心中仍然有些疑惑,好像總覺得哪裏有些不對似的。
王室君臣這邊聊著天,那北上的大軍便越來越近了,都能夠看清一麵各色的旗幟,並且從衣服上都能很清楚的分出,哪些是精幹的大梁兵,哪些是衛國兵,哪些是哪國的民夫,等等。但讓周扁奇怪的是,那些個大型的攻城器械卻是用大片的麻布蒙著,前麵幾頭牛拉著,再加上幾十名民夫的推動,依舊是緩緩移動,看起來很是吃力的樣子,數量卻有不下一百架之多。
“或許數萬民夫隻是為了推動這些器械。”周扁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