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是一件小事,周扁沒動嘴,寧越輕斥了兩句也就過去了,那少女告了罪先行離去,不過周扁卻是望著其背影嘴角彎了起來,看來這少女的母親倒是好手段,竟能與白監交好,也不知付出了什麼,不過下人間的交往,周扁不會多管。
不過寧越卻加了句,“回去說一聲,讓她去掉姬字,王室裏麵也敢叫姬,也不看看自己什麼身份。”
白監忙諾諾稱是,以往隻有王室的公主或者王妃才能叫姬,不過到了現在,其餘諸侯甚至民間也有叫姬的了。
周扁倒是眉頭一轉,“不如就叫鄭珠璣吧,金玉珠璣的珠璣。”
“奴婢替鄭氏母女謝過大王!”白監忙躬身行禮。
一行人繼續向屋內走去。
走到屋門口,周扁忽然想起了什麼,轉頭道“那鄭珠璣是啞巴麼?”
“哦?”白監一愣,“這倒不是,可能方才是大王麵前緊張吧。”
點點頭,周扁走進了屋內,屋內早有巧奴倩女在等待伺候。
白天一天還是有些累了,與寧越王孫滿隨意聊了聊今天的見聞評價之後,周扁便睡了下來。
一夜無話,次日早起,依舊無事,周扁等人並不清楚魏侯接下來的安排,在有新的安排來之前,周扁便等在院中,而王孫滿和寧越則出門打探消息去了。
到中午時,兩人便回了來,兩個消息,一個是中山侯近午時離去了,這中山國還在趙軍的攻打之下,中山侯頂著亡國的危險過來參加逢澤之會,估計還有求魏侯出兵的打算,但顯然魏侯並沒有決定,所以他就先回去了,另一個則是眾諸侯主被魏侯召集起來開會,據說商量的是楚軍北上的事,想想也是,一個中山國遭受攻打,一個是楚軍二十萬抵達魏國邊境,魏侯自然重視後者。不過再想想,中山國就悲哀了,趕上楚軍北上這一出,斷了救援之路,估計離再次亡國也就不遠了。
不過沒想到的是,一堆諸侯主,居然商量了足足兩天,到逢澤之後結束後第二天晚上,寧越才從公子昂那裏得到確切消息,十三國準備組成聯軍南下拒楚,並且寧越還得到了十萬魏軍的最新消息,他們在逢澤之會的當頭便開始緩緩後退,並不與楚軍接戰,看來魏侯是想將楚軍引入魏國境內,或許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正義,但周扁還是有一點點擔心魏侯玩火**。
雖然消息說十三國諸侯主都商議好了組成聯軍,但到了第三天逢澤這裏還有什麼動靜,倒是又有消息,五萬韓軍已經先行南下,即將與十萬魏軍彙合,由此看來,魏侯倒是真不用擔心抵擋不住楚軍。
聽到這個消息周扁先是一愣,魏侯就不怕韓軍和楚軍暗地聯合了麼?畢竟魏侯可是間接的間接的導致了韓國先君的早死,若真是韓楚聯合,韓軍突然在背後捅魏軍一刀,隻怕魏國大河以南的土地可就不保了。然而再一想,周扁卻要為魏侯拍手稱讚了,特麼的韓侯就和魏侯在一起,魏侯怕毛啊!魏侯可真是把挾天子以令諸侯用到了極致,這五萬韓軍可以說此時徹底為魏侯所用了。
不過再往深處一想,除韓侯外,還有十位諸侯以及一位公子可是親自和魏侯呆在一起,其中還有如齊侯這樣的大國諸侯,難道他就不怕魏侯真個挾持麼?說實話,玩起政治,周扁還是稍差了一點,對這個時代的高層行為,還不是太理解,或許這還是禮儀的影響,又或者是大國之間平衡之道。
終於到了第四天,公子昂親自前來,代表魏侯向王室發出隨同盟軍一同南下抵擋楚軍的邀請,當然,周扁知道說是邀請,實際上則是來告訴一聲,明天起早點,跟我們走吧,別讓我們等你起床。
於是逢澤之會的第五天,天還沒亮,整個營地便開始鬧哄哄的,其實不用公子昂先來說明,周扁都不會賴床的。
十三國諸侯,會同周天子,各自帶兵一千至五千不等,終於在天亮時分,拔營南下,盟軍正式開始行動了。
周扁相信,後世的史官會把這次盟軍南下和逢澤之會連在一起,前者自然是作為後者的延續和升華的。
在深秋冷冷的陽光之下,三萬大軍緩緩南下,各色旗幟鮮明,彙成一道道洪流滾滾向前。其中一般小國是一千武士,齊韓大國是三千,魏國最多,魏侯身邊是五千人,當然,最少的是周王室,隻有一百武士,純為顯示存在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