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見大王走來,路兩邊數千名列國士兵紛紛躬身行禮,而隻有那一百名王室士兵是單膝跪下,周扁心有所慨,但麵上也隻是從那百夫長點了點頭。
眼前便是高台了。
是高台的北麵,身為天子,自然是要從北麵出現在眾諸侯麵前的。
一條青石板路直通頂端,路兩旁各是一排舉著彩旗的戎裝士兵,土台上下三層也各是一圈彩旗,各色彩旗以及士兵們的披風在秋風中抖擻,聲勢浩大,好一個逢澤之會,好一個諸侯盛會,好一個封伯大典。
周扁在高台下頓了頓,眼見前麵的魏將小校回過頭來,這才邁步走上了青石板。
一層一層,上次走時還沒覺什麼,但這次身上披了軟甲,步子頓覺沉了許多,好在多了二十多級後,周扁隻覺身子一輕,原來樊餘和另一名親衛扶了上來。
抬頭望去,隻覺那高台頂端越來越近了。
然後走到一半時,卻出了意外,一陣大風猛然刮來,一名士兵不知是望見大王走來有些緊張,還是早飯沒有吃飽,手中的旗子居然被風吹倒,正好倒在了王孫滿的麵前,嚇了滿大夫跳了起來,倒退了兩步,而後麵的周扁自然也停住了腳步,樊餘則刷的一下拔出了腰間別劍。
周扁都能看見那名魏兵臉上的冷汗了。
不過一點小事,局勢畢竟不會失控,在這名士兵反應過來撿起旗子後,樊餘插回了別劍,魏軍小校瞪了一眼那士兵後,一行人繼續向上走去。不過周扁在走過那名士兵身邊時,卻是轉頭看了一眼,隻見其正在打著哆嗦,周扁心知按著魏侯性子此人已被判了死刑,也隻得為其默哀了半秒鍾。
很快,就到了台頂,而風聲也吹來了頂上的說話聲,還是有些熱鬧的,不過也能想的到,都是些諸侯在說話,談天或者說地。
那魏軍小校在離著台頂還有一層青石板時,便停了下來,一行魏兵站在了青石板邊,側身躬下向周室君臣做出了請的姿勢,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權力登頂。而頂上,此時已有一名魏國大夫在等待了。
當少年天子的身影出現在了高台之上時,隻見魏侯將雙手抬起,場麵頓時安靜了下來。周扁看到的是,兩列甚至冕服的諸侯們快慢不一的站了起來,望向了自己的方向,而魏侯則是轉身引了上來。
“來,大王這邊請,讓寡人替大王帶路!”
幾乎是被魏侯牽著手,周扁走到了那正中間的石柱之下,身側兩邊站著寧越和王孫滿、身後則是樊餘兩名親衛,望著魏侯向眾諸侯拱手行禮的背影,聽他口中說著介紹天子的話,周扁忽然想起了兩個人,周公旦和霍光,不過搖搖頭揮去了這兩個身影,這分明乃是曹操。
挾天子以令諸侯啊。
在魏侯的率領下,周扁抬抬手接受了眾諸侯的躬身行禮,安然坐了下來,這時,周扁也有了閑暇去看看那十幾名諸侯國主。
首先是右手邊為首的韓侯,一位年輕人,去年見過麵的,仍舊有些臉色發白,不過看起來沉穩了許多,望見大王向自己看來,韓侯拱了拱手。
周扁點頭回禮。再向後望去,則是一個個麵色各異的小國諸侯,中老年都有,周扁也不認識,往左看去,雖不認識,周扁也知道坐在首位乃是齊侯,以為麵色比韓侯更加蒼白的中年胖子,雙眼有點迷離,似乎並沒有在聽魏侯說著什麼。顯然趙楚未來,齊韓坐了老二和老三。
場中還有一個認識的,居然是秦公子渠梁,代父前來,也搖搖行了個禮。
這可是天下最有權勢的一群人了,周扁忽然有一絲恍惚,曾幾何時,卻沒想穿越一場也能站在了階級的頂層。當然了,真正有權力的還有四個沒有來,分別是趙楚燕越四國。
望著這一個個表情各異的諸侯,周扁忽然歎了口氣,在心中想到,楚王這次可真是失算了,這列國諸侯看起來連一絲緊張都沒有,分明都沒有將楚軍北上當回事,魏侯的封伯大典,照樣順利舉行。本來還以為會被楚軍嚇跑一兩個,這會一數,卻還是十四個。
魏國的強大,真可謂是讓這些小國充滿了信心啊。
一登上高台,周扁的心思便放到了這各個諸侯主的身上,以至於魏侯的講話是一個字都沒有聽進去。
好半天,還聽見魏侯的講話喋喋不休,中間還穿插著王孫滿的長篇答話,以及齊侯韓侯等不時的恭維之話,似乎是在向天子彙報天下大事,不過這會周扁已經走神了,因為太無聊了。
好半天後,忽聽一陣叫好聲響起,將周扁不知飄到了哪裏去的思緒給拉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