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真正的一眼就能看出的精髓,周扁還是不會過早暴露,比如馬鐙和馬鞍。
回安邑途中,聽著車外魏人肆意嘲笑,望見同車上寧越的臉上漸漸的有了點不自然,周扁突然提出了話題。
“本王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大王請講。”同坐馬車的寧越以及馬車前麵車夫旁護衛的樊餘都轉過了頭來。
“你們說,那魏侯去年率兵連敗韓、秦、齊三國,敬獻我王室的俘虜,卻為何獨獨隻有齊人?”
“是啊,為什麼沒有韓人和秦人?”樊餘緊跟著就問了出來。“難道是因為魏侯以為秦人與我周室關係好,所以沒有獻秦人俘虜?”
“應該不是,那為何也沒有韓人呢?要知道,韓國侵我周室土地最多。”寧越搖搖頭道。
“那,是因為齊人與秦韓兩國有所不同?”樊餘幹脆轉過了身來,“難道是齊人溫順些,日後不會反叛我周室,以免魏國丟人?”
“嗯,也有道理,都說齊人膽小,或許真有這麼回事,至少魏侯是這麼認為的。”寧越點了點頭。
“按這樣說,臣似乎明白了為何不是韓人,韓國離周室洛陽最近,跨過一條河就是了,難保韓人不會私自叛逃,魏人必然想到了這一點。”
“看來魏侯還是蠻心細的嘛、”周扁笑笑。
“魏侯要稱霸天下,就必須得做好樣子,獻給王室的俘虜如果後來跑了,幾個還好,如果大半都跑了,魏侯的臉也沒地方放。”寧越也跟著笑笑。
“所以,魏國與齊國必有協議,不然不會選擇齊兵作為俘虜獻上,然後齊使還來談判。”周扁道。
“是啊,其實臣下後來也想過了,魏國必定不會讓從安邑回洛陽的途中有齊人逃掉的。”寧越肯定道。“然後臣下還以為,齊國必將大興,日後能敗魏國霸主地位的,必是齊國無疑。”
“這是好事,有齊國牽製,也避免魏國真的稱霸,不然日後想要再發展就要對我王室下手了。”
“其實,我以為還有這樣一種可能。”樊餘小聲道。
“魏軍敗秦軍乃是偷襲,且兵力還少,所以有可能沒能夠抓到足夠多的俘虜,然後魏國圍韓國,其實一直都沒攻破新鄭城邑,所以也沒有多少俘虜,隻有大敗齊軍時,齊國軍隊逃得遍地都是,想要抓幾千俘虜都是輕而易舉,所以,就隻好是齊人了。”
“有理!”寧越聞聲哈哈大笑。
周扁一想,也的確是這樣,倒也有趣,不過也口頭表揚了樊餘幾句,有長進,想問題也能有自己獨到的觀點了。
君臣一路聊天,很快就到了魏宮。
其實,對於魏侯選用齊人作為俘虜進獻天子的原因,周扁還真不是很感興趣,周扁隻知道,魏侯的囂張,給自己日後的失敗又奠下了一塊基石,齊國對魏國的恨意,必將使齊國上下更加奮發。但擺在王室眼前,或者直接說擺在自己眼前的,是如何才能回到洛陽,等到齊國圍魏救趙,魏國迫於壓力放天子回洛陽,或許還真等不了那麼久,因為龐涓都還沒有出現,孫臏自然也不知道在哪裏。又或者,自己能有什麼辦法讓齊魏兩國先幹起來呢?
這一個晚上,周扁的腦袋都有點亂亂的,天下的局勢因為自己的出現,而出現了與真是曆史軌跡的不符,那麼如果魏國提前攻打趙國邯鄲,而龐涓孫臏都還沒有出現,那麼齊軍還會不會圍魏救趙,還會不會大敗魏軍,如果沒有孫臏出謀劃策,那麼齊軍會不會就像去年想要來解韓國新鄭之圍一樣,反而又被魏軍大敗,從而讓魏侯的霸業更加輝煌呢?
曆史真的已經開始變得亂糟糟了,周扁都有點理不清了。
當然,周扁不知道的是,其實齊國還有個人叫做段幹朋,至於日後的聽聞,那是日後的事情了。
然後還有一點讓周扁猶豫不決的是,對於非洛陽人,到底能不能用,能夠當將用,還是能夠當兵用,就比如這蘇銳,比如這一千齊人。對於王室以後的發展來說,大量使用非洛陽人必然是個趨勢,比如購買的奴隸,比如戰爭的俘虜,再比如占領地的原住民,怎麼用還真是個難題,或者說,對於這個時代的普通人,對於故國的忠誠度,到底有沒有,或者有多少,周扁真的幾乎一無所知,周扁身邊的人也沒有做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