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送著樊餘一隊人馬快速前進,直至沒多長時間便超過了魏侯所在的中軍之後,周扁則轉頭衝巴寧一笑,“巴將軍,可以走了,不然一會可追不上你家侯爺了。”
“外臣遵命,大王請吧!”巴寧將軍一拱手,一行人便向著魏侯不緊不慢的追了過去,自此,周扁終於親自踏入了這片齊魏主戰場。
再說那齊魏交戰的主戰場以東八裏地外,乃是齊軍駐紮的大營所在,清晨,當遠處隆隆的戰鼓聲傳來時,留守營地的軍官將士們便紛紛奔出了軍營翹首向西望去,如果他們的君侯大敗魏軍,他們雖然隻能獲得君侯欣喜之下灑下的一丁點殘羹,但身為齊人,也將會與有榮焉。
很多人都知道了今天乃是決戰的時刻,有些是從長官口中聽到,有些是從別的士兵口中聽到,事實上昨夜帥帳中的會議,便已決定了今日的決戰,而齊軍中的將領們,顯然並不知道隱藏消息,他們根本沒那意識。
所以,今天留守軍營的,不管是不是還帶病的,都翹首以待,十一萬對五萬,幾乎每一個齊兵都認為自己將會完勝。
不過,卻仍然有一隊心細的士兵,卻發現有一個人的臉上寫滿了憂愁擔心之類的情緒,那便是他們的長官。也無怪這些士兵能清楚的發現,因為他們的長官自大軍走後,便將所轄的士兵全部集中起來,守候在軍營之外,絲毫不顧其餘士兵疑惑的眼神。而他們的長官便是田忌。
身為左前軍右小校的田忌,這個時候本該出現在與魏國大軍廝殺的主戰場之上,但卻在齊魏首次開戰之前,與家祖田仲吵了一架之後,便一直帶隊留守在了軍營之中,而原因自然便是那日段幹朋大夫的一番話。
這一番話至今還回響在田忌的腦海之中。
“吾以為,此番我齊軍必將大敗,而魏侯敢帶五萬士兵前來,必然另有準備,或許此番魏侯便有對策針對君侯,介時,你要如此如此。”
段幹朋的話語,田忌一直記在心中,雖然職位不高,但貴族子弟的身份,讓田忌也曾有次參與了齊侯帳前的軍事會議,再加上從別人口中聽說而來,對於段幹朋的學識和見解,田忌那是十分佩服的,而一個偶然的機會,竟讓如此能人給自己出了一策,怎能不讓人心動?
於是激動了一晚的田忌,最後終於拿定主意,這次就賭一把,聽從段幹朋的,為此,他不惜與家祖吵了一架,不惜背負上了懦夫和愚夫的壞名。
而今天,齊魏決戰的時刻終於到了,暗歎段幹朋連雙方決戰的日期都估算極其準確的同時,田忌心中的擔憂和緊張,也在自大軍離去後便再也抹不去了。
田忌擔憂的有很多,一是怕齊軍沒有大敗,雖然這樣的想法有些不愛國,但既然已經賭上了這點,田忌自然擔憂段幹朋判斷錯誤,二是怕齊軍真的大敗了,自己這點人馬能否如段幹朋所說的救下齊侯,三則是擔憂齊侯能否堅持逃到軍營之前,第四,身為齊人,田忌自然對己方大軍,己方君侯,還有自己齊國的命運,有著那麼一絲擔憂。
至於緊張,很顯然,每一個賭徒,哪怕經曆了再多,到了開盤的時候,心中都是會緊張的。
是的,田忌這一次就是一個賭徒。
於是,自大軍離去後,田忌便派了好幾撥小兵去往前方打探消息了。雖然沒有專門的斥候,但派出幾個小兵去打探消息,身為長官的田忌,自然是做得到的,隻是過於關心戰局,顯然會讓其餘將領有些不解。
但這樣做也無可厚非,對自己的軍隊以及對君侯的關心,本來就是身為將領和臣子所應做的,於是在田忌的帶領下,其餘也有些校尉派出了小兵去打探消息。而作為留守部隊,也該有個樣子,於是其餘的將領有幾個將自己的軍隊也集結了起來,其他也都吩咐了下去讓士兵們不再聚眾閑聊,在他們看來,是為了在齊侯凱旋而歸時,不至於看見留守部隊一副散漫的毫無軍紀的樣子。不過到了最後,他們才知道,他們這個時候無心的模仿之舉,在之後的潰軍中,救了他們自己的小命。
一撥又一撥的小兵回來了,不過帶來的卻都是雙方勢均力敵,或者齊軍占據優勢的消息,以至於讓田忌都陷入了深深的懷疑之中,難道段幹朋判斷錯了?難道自己這次賭錯了?
顯然這是一次豪賭,因為田忌所在的家族,雖然還有一個上將軍田仲,但卻與齊侯的關係有些遠了,並且最重要的是,田忌兄弟眾多,如果這一次錯過了立功的機會而背上懦弱的標簽,那麼田忌在家族中的地位將直線下降,介時哪怕還擔任著這個小校,沒了家族的支持,也基本難以再提升了。
所以這對於田忌來說,其實是一場豪賭。
耳邊其餘將領們的談笑聲隨風傳來,田忌卻是一個字都聽不進去,微微有些刺臉的北風吹來,卻吹不幹田忌臉上的汗珠。此刻,田忌心中的緊張,又能與何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