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見函穀告急四個字,眾軍帥帳前頓時炸開了鍋,立即便有那司馬錯快步走來,吩咐幾個小將將這疾馳奔來的漢子扶進了帥帳。
而其餘將軍則翹首等在帳外,再也沒有人關注那還綁著等待是否繼續行刑的巴寧了,便是寧越王孫滿二人也充滿好奇的望向了帥帳。
片刻後,隻見司馬錯從帥帳中走了出來,大呼道,“君上有令,召集諸將中軍議事!”
音調拖得很長,這一嗓子也吼得挺大聲,立即便有同樣的傳話從整個魏營四麵八方緊接著響起,顯然便是事先安排好了的傳令兵,果然魏軍軍紀嚴明。
司馬錯的聲音響過之後,中軍帳前立即便有些高級將領向帥帳中湧去,而另外一些小將及校尉等無權參與議事的,則立即轉身回到自己軍營之中,顯然是為了以防軍中突然有事。這一舉動隻看得寧越王孫滿二人連連點頭。
不過司馬錯倒也並沒有冷落二人,而是快步走了過來,拱手道,“二位大夫,我軍中突然有事,還請二位回營吧。這巴寧將軍,我家侯爺允了二位所求,立即放了便是。”
說罷司馬錯便指揮人將那巴寧放了,這十棍顯然並未傷筋動骨,巴寧穿好衣服衝寧越等幾人道聲謝,竟然直接走進了帥帳,這巴寧也是有權眾軍議事的。
於是寧越王孫滿二人對視一眼後,衝那司馬錯一拱手後,告辭而去。
而司馬錯則在目送王室二人離開後,立即轉身衝入了帥帳。
其實自司馬錯走出帥帳,到再次走入,前後也不過一百息的時間,而這帥帳之中,卻已經站滿了人,原來多數將軍已經趕到,而最令人稱奇的是,數十人在大帳之中,除了喘氣聲,再無其他聲響。若是周扁在此,忍不住又要再發感歎,魏軍之強,竟至如斯乎?
步入帥帳後,司馬錯徑直向最裏麵走去,一直走到那矮幾之前,拱手向跪坐在矮幾之後的魏侯說道,“君上,周室的人已經送走了,諸將該來的也都來了,可否開始議事?”
“那就開始吧,司馬錯,汝先說與諸將,方才那兵士帶來了什麼消息?”魏侯點了點頭。
“諾!”司馬錯點頭拱手應道。
抬頭一看,卻見方才那兵士已不在帳內,想來是被拖到什麼地方去救治了吧。
於是司馬錯清了清嗓子後說道,“諸位,方才得到函穀關守將的加急信件,秦侯親率十萬大軍至函穀關下,打著勤王的旗號,要求打開函穀關門,聲稱欲響應我家君上號召,襄助周室,共討逆韓。函穀關守將知曉此事重大,不敢私自決定,故而將秦軍堵在函穀關外,並未放行,同時遣人快馬報來,請君上定奪。”
司馬錯話音一落,帥帳之中便吵開了來,和以往一樣,有了話題,魏將們便還是喜歡交頭接耳,而這個時候,魏侯也並不製止。
有一會後,帥帳中方才漸漸靜了下來,隻聽司馬錯一聲輕咳,說道,“諸位將軍,爾等有何意見?”
一個時辰以後,寧越走進周扁所在的王帳之中。
就像安邑一樣,這魏營之中消息也是藏不住的,帥帳裏的議事剛完沒多久,寧越就已經打聽到了議事的具體內容了。
所以很快,足不出小小周營的周大王周扁,便也知道了魏國函穀關告急的事件了。
原來這個時候,函穀關還是在魏國手中,魏軍牢牢守著函穀關,向西設防,硬是扼住了秦國東入中原的咽喉,掐得秦國數十年不曾再登中原的舞台,以至於秦國都快被遺忘於中原強國諸侯。
這情況直至當今秦侯登位方才有所改善,隻是大軍繞過函穀關太費時日,所以秦軍還是很少出現在中原諸侯的視線之中。
而此時,當今秦侯竟借魏軍替王室出頭,教訓韓國的機會,出動大軍借道函穀關,號稱要與仇敵魏軍一道攻打韓國,為周王室效力。
不過聽到這裏,周扁卻是冷冷一笑,秦侯當真想為王室效力麼?或許並不其然,秦侯這是明計,若是魏侯下令打開函穀關,秦軍或者在過關時搶奪函穀關,或者在進入中原後倒打魏國一把,而這麼做秦軍並不缺乏理由,隻是略有些卑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