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龐家子侄(2 / 3)

原來這一段時間洛陽恢複生產以及鞏邑重建都進展順利,軍民情緒良好,商人來往也多了些,洛陽已經漸漸開始重現昔日的繁華了,雖然洛陽平民還沒有多少購買力,但王室這次能守住洛陽,給予這些商人的信心,足夠讓他們堅持在洛陽繼續維持產業甚至擴大生產了。

甚至還有些精明的商人開始收購洛陽人手中的竹簡了,就是那個掰成兩段的信物,一半在曾為王室效力的洛陽人手中,另一半在王室手中,以後可以在王室領取一定數目銅錢的玩意。因為在這些商人看來,周王室良好的信譽,絕對讓人相信,而這些商人多半都與王室有些來往,所以比較了解。

這的確是一個多贏的舉動,一方麵商人以較低的價錢將信物收購回來,以後再找王室贖回銅錢,實際上是賺了一筆,另一方麵也方便了那些急需錢用的洛陽人,畢竟王室賒賬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而商人的這一舉措也極大的緩和那些曾為王室效力的洛陽人的需求,同時也表達了商人向王室的示好。

所以太師與白圭等人商議一番後,不僅默許了這一行為,還為商人大開方便之門,允許商人持信物到王室相關司門來核對,以免有人造假。

聽到此周扁微微一笑,洛陽以後要發展,看來多半是離不開這些商人了,也好,以商興國,也不失為無土之地的一條發展大道。

隻是很快周扁就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假如有洛陽人自己複刻了竹簡,然後賣一個給收購的商人,這樣現在商人去找王室有司核對時是查不出問題的,而等到王室開始有錢回購信物時,他再搶先去贖錢,那麼就會造成商人去統一贖錢時,出現重複現象而遭拒絕贖錢,如果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的話,隻會影響商人與周王室之間互相信任的關係,那麼對洛陽商業的影響可能是災難性的。

並且這還是十分可行的,雖然沒有任何兩塊主子的紋路是一樣的,但是兌錢時,絕對不會有人看的那麼仔細。

別看這個時代的老百姓淳樸,但在利益的驅使下,難保會有些人起歪心思,所以還是不得不防,你看白圭他們不是就為收購的商人開了核對信物的方便之門麼?但是又要如何防止這種情況呢?顯然白圭他們也沒有意識到,或者沒有讓這個王平說出來。

想到此,周扁不由皺起了雙眉,以至於連王平接下來所說的洛陽子民如何感恩戴德,如何想念大王都沒有聽進去了。

失了會神後,周扁抬眼望望麵前仍舊嘴巴不停的王平,擺了擺手示意其暫停一下,但卻發現低著頭的王平並沒有看見,周扁頓時有些無語了,想來這才是這個時代的臣子應有的態度吧,於是周扁出聲止住了王平的繼續述說。

王平這才略略有些吃驚的抬頭望了眼大王,爾後又迅速低下頭去,“大王,可是臣下有什麼話語不對,冒犯了大王麼?”

“沒有,本王隻是在想一件事。”周扁回答道。

緊接著周扁便陷入了沉思,不過很快,周扁就想到了對策,那就是若是有商人來核對收購的信物時,在信物上再刻上記號,這樣就能避免有人拿著複刻的信物搶先兌錢,並且一下子就查出來哪些人動了歪心思。

是了,就這麼辦,今天就寫信給太師,讓他們注意,雖然晚了點,但好歹能挽救一二。想到此,周扁不由一拍手,忍不住要為自己的急智而自喜。

倒是嚇了那王平一跳,躬身道,“大王何事?”

“無事,你接著說吧。”想通了關鍵之處後,周扁心情大好。

“諾,大王。剛才一直說的是洛陽高興之事,接下來臣下就要說一件洛陽悲事了。”說到此王平頓了頓,抬頭看了看大王。

“說罷,本王在聽。”

“諾,大王,龐興龐將軍去了。”

“去了?去哪兒了?”周扁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回大王,龐將軍因受箭傷,於七月二十五日故去,離去前曾大叫,大王,小臣無能!大叫三聲而亡。龐將軍靈樞停放四日,期間太後遣劉王妃替其前來,太師白相等俱往拜祭,聽龐家人說本來還想等安邑龐氏子侄前來的,但天熱難耐,便依太師等人之意,二十九日下葬,太後賜的地,葬在邙山之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