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室君臣二人不約而同的轉過頭去,隻見魏侯依舊仰頭大笑了數聲後,才轉過頭看了過來。
“大王,我軍這陣型可是吳起所創,昔日吳起帶兵,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且我魏國能有今日河西之地及大梁之地,此陣型功不可沒,今日就請大王一觀我大魏如何大敗韓軍。”
周扁點點頭沒有說話,吳起這人周扁倒還是有些了解的,魏國能成如今天下諸侯間第一強國,吳起有決定性的作用,魏文侯能撿到吳起,實在是撿了個大便宜,隻是吳起本人結局太慘了點。如此猛人,竟不得善終,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主子沒有答話,但作為陪駕大臣,寧越不得不起身拱手行了個禮,“魏軍乃天下強兵,韓國自然不是對手,我王室能得魏侯相助,實乃我王室之幸。”
魏侯滿意的點了點頭,轉頭看向前方,不再言語。
很快,伴隨著衝天的助威聲,三萬多魏軍已經齊步走過了一裏之地,漸漸的逼近了韓軍,遠遠的已經能看見對麵的韓軍陣型有點點慌亂了。的確,這次麵對的可是魏軍,而並非是從未放在眼中的周室軍隊了。
魏軍依舊在向前行進,隊形也開始發生了變化,但魏軍並沒有配備望城台之類的器具,無法從高處向下看去,所以從後麵平視的話,周扁並不知道魏軍變成了什麼樣的陣型。
但這並不妨礙周扁觀戰,周扁也學魏侯等人的樣子踮腳站直了身子,雙手扶住車轅,使勁看去。
終於魏軍逼近到了一個魏軍指揮官認為合適的距離,前軍中一聲令下,三萬多魏軍一聲大吼,齊齊停了下來。見此周扁也不由心中暗暗讚歎了一句,果然是強兵,要知道這麼多人一下子從行進狀態迅速轉變成停止狀態,能做到近乎如一,幾乎是不可能的,前不久見到的韓軍完成同樣的動作可是會有一陣小騷亂,而王室自己的軍隊也隻有早先那四千禦林軍能做到,但魏軍這可是三萬多人甚至將近四萬人了,真的令人難以想象,魏軍是如何訓練出來的。
還不等多想,魏軍便有了下一步動作,不知前方指揮官下了個什麼命令,三萬多魏兵迅速行動了起來,片刻後,數不清的弓弩已經豎了起來,搖搖指向對麵的韓軍。
原來魏軍全是多麵手,又能近戰又能遠戰,至少這三萬多人是的。不過在周扁的意識裏,分兵種應該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周扁不由皺了皺眉頭。
後方的吼聲這時已經停了下來,戰場上突然一下子安靜起來,隻要經曆過大戰的人,自然都知道這是戰鬥前的征兆。果然隨著魏侯的右手猛的揮下,前方有人迅速喊了起來。
片刻後,一片震耳的嗡嗡聲響起,幾萬隻箭矢飛上了天空,箭雨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拋物線,狠狠的砸向了韓軍之中,帶起一片哀嚎和慘呼。
顯然魏軍的射程要大於韓軍,看看韓軍並沒有還手就知道了,不過周扁卻是有點奇怪,韓國應該知道魏軍要打過來了,怎麼沒有放置弩手在這裏?周扁絕不懷疑韓弩的射程竟會比魏軍的弓箭射程近。
一通箭雨過後,隻見前方的魏軍之中的大旗猛的向前一揮,幾萬名魏兵便迅速一齊向前邁步行進了起來,大約十幾步過後,魏軍又猛然停下,而這時令人震驚的不再是魏軍停下步子時的整齊,而是在魏軍停下步子的同時,幾萬隻弓弩竟然又豎了起來。
原來魏軍竟在前進的過程中就將弓弩都上好弦了,兵員素質果然極高。因為在前進的同時給弓弩上弦,若是有一個人因為手上使勁而腳步慢了,可能後麵就要撞倒一片,但魏軍卻沒有出現這種情況,這個難度可比前麵行軍時整齊的步點要大的多。
周扁長大了嘴巴,還來不及驚歎,前麵魏軍裏便有將軍又下達了命令,幾萬隻箭矢又衝上了藍天。
如此三次之後,魏軍已經前進了五十來步,韓軍才放出了稀稀拉拉的第一波箭雨。
說是稀稀拉拉,其實隻是相對於魏軍的箭雨來說才稀拉,好歹那也是三萬韓軍,其中弓箭手足有一萬,原來韓軍還是分了兵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