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無奈之舉(2 / 3)

“大王,大王怎能如此說話?”太師頓了頓腳,似乎氣得胡子都翹了起來。

而太師身後的樊餘也有些急了,也跟著向前走了一步,渾然沒有注意到自己手中還拿著出鞘的長劍。

不料樊餘的舉動卻引得那已經放下了弓但仍舊站在司馬錯身後的少年弓手一陣緊張,那一石大弓又迅速拉了開來,直指樊餘。

不過樊餘這次倒沒那麼緊張了,感受到了幾步之外弓箭的鎖定後,轉頭來平靜的看向那分明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少年,緩緩的將手中長劍插回了劍鞘。而一待長劍歸鞘之後,那少年弓手的大弓弓弦又放鬆了,大弓垂了下來。

這隻不過是個插曲,甚至這次都沒有人因此而說話,因為大帳之中的焦點分明還在大王、魏侯和太師身上。

不過隨即魏侯便又笑了,“老太師,你看你家大王都這麼說了,你就放心吧!”

“唉!”太師使勁跺了跺腳,歎了口氣,接著道,“那可否寬限幾日,待我王室眾臣送送大王?”

“老太師這是不想要我魏軍替王室征討韓室了麼?若是遲了一日,新鄭便有了準備,又該如何?這會還不到晚飯時間,至明日早飯後大軍出發,還有好幾個時辰的時間,太師可決定一下王室中可有陪同大王的臣子和護衛侍從等。”

說罷後魏侯便擺了擺手,站起身來,“就這麼定了吧,太師快去安排吧。”說著話魏侯便轉身向後走去,腳步不停,竟直接走出了大帳。

而伴隨著魏侯走出大帳的,乃是一幹魏國大夫和將軍一齊躬身道,“臣等恭送君上!”

緊接著,一幹魏臣也紛紛起身離去,有些還衝周扁和太師打個招呼,有些則起身便直接走了,很快寬大的帳內,便隻剩下了王室君臣,以及那十來個小侍女,而魏國一方便隻還有司馬錯還沒有走。

司馬錯腆著臉湊了上來,不想太師卻是冷哼了一聲。

“司馬大人真是好算計啊,將我家大王哄出城來,竟是這般結果。”

說著這話時,其身後幾位陪同的王室大夫,也一起怒視過來。

而那司馬錯卻是臉色一沉,不過一張黑臉,也根本看不清其是否臉紅了。“太師大人,主上有令,為臣子的不得不聽從。某為太師計,還是先做好兩件事,第一安排好陪駕的臣子護衛等,第二安排好大王離開王城後王室之事如何處理。”

說完後司馬錯又轉向周扁拱手躬身道,“大王,外臣先走了,待晚飯時,外臣再來伺候大王。”

躬身退後了兩步後,司馬錯才轉過身來,又衝太師等幾位王室大臣拱了拱手,方才退出。

目送司馬錯帶著那些個小侍女全部退出大帳後,太師四處望望,見是田邑、寧越、子長等一幹王室臣子,再無一個外人時,太師才又歎了口氣,“大王真的同意呆在魏軍之中?難道就沒有別的法子了嗎?”

周扁聳了聳肩,“本王也是無計可施,方才自稱願意。既然已經身在魏營了,就隻能這樣了。你們可有辦法嗎?”

這最後一句話卻是對著寧越等其餘幾人說的。

聽見此問,寧越最先作答了,“大王已深陷魏國十萬大軍之中,寧某無計可施,隻恨一早寧某不能先考慮到此,不然寧某定會拚死阻攔王架出城。不過,寧某願追隨大王,伺候大王於魏軍之中,為保得大王安全和日後順利返回洛陽,寧某萬死不辭。”

其餘幾人也忙跟著跪了下來,“大王,某亦如此,願誓死追隨大王!”

望著跪倒了一地,周扁不由苦笑了,“剛才本王問的是你們可有辦法,而不是問你們願不願意追隨本王。既然沒有辦法就都起來吧。嗯,太師,立即趕回洛陽,將少師、少傅、白圭、趙駢、義蒔、龐興等全部叫到魏營中來,說不得明日就要走了,今晚本王就在這裏交代一番,你們可要替本王看好洛陽了。”

太師也慌忙跪倒在地,竟忍不住老淚縱橫,“臣等無能,讓大王受苦了。”

“事已至此,我等已無力回天。不過太師,這也並非完全是一件壞事,那太史官李塗說的很對,少年人若鋒芒畢露,隻怕便難以長成、我王室能得魏國庇護,不過是本王親臨大梁和黃池一趟,一來我王室可以放手發展現有的一切,二來本王已離開洛陽,反而更利於保護隱藏自己。雖然本王不得已離開了洛陽,但總歸會有回來的一天,待到那時,我王室便可不必再藏鋒了。而至於介時鋒芒如何,全憑諸位在本王不在的這段時間內如何表現了。”

說著周扁將太師扶了起來。

“大王,明日就要走了,恐怕太後不方便出城相送,不如大王寫封信給太後吧。”太師擦了把眼淚,哽咽著說道。

“也好,本王這就寫。這樣吧,寧越、田邑,你們回洛陽去召集眾臣前來,快些吧!”

寧越等也不是婆婆媽媽的性子,拱了拱手,便退了出去。大帳中頓時便隻剩大王和太師樊餘以及幾名護衛了。

很快,在太師的指導下,周扁沒花多少工夫便完成了一篇頗為感動人的離別信,寫好信後,太師便捧著信匆匆離去了。

沒想一待太師離開大帳,樊餘竟撲通一聲雙膝跪了下來,“請大王責罰我,今日若不是我的衝動,大王也不必開口主動答應。”

原來樊餘以為自己答應留在魏營之中,是為了救他。周扁不由笑了,伸手將其扶了起來。

“此事與你何關?就算沒有你想要不利於魏侯,魏侯也不會放本王回宮的。再說當時情況下,你突然暴起想要要挾魏侯,是我們唯一的機會,若真能搶先衝到魏侯身旁控製住魏侯,那本王便能順利回到洛陽了,魏軍也將退去。當時,本王也為你捏了一把汗,雖然沒有成功,但你的急智還是不錯的,本王記下了,待再回到洛陽時,再賞,嗬嗬!”

“可是,終究是因為我,大王才親口主動答應,不然雖然魏侯不放大王走,但大王始終咬牙不答應,那魏侯便在道義上占了下風。我還是有罪。”

“不,你想多了,就算沒有你的舉動,魏侯難道就不能用別的要挾本王,要本王主動答應麼?在絕對的實力麵前,我們沒有選擇。不過本王倒是很好奇,你是怎麼想到反過來要挾魏侯的法子呢?”

樊餘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大王不是讓我看論語麼,我也看了孔夫子的生平,孔夫子曾要挾過齊侯,所以那會我便想到了。不過真的沒想到魏軍之後藏著那麼個神箭手,他前三箭明顯沒拉開弓,不然第一箭之後,我就再也見不到大王了。”想到此樊餘仍有些後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