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齊魏交惡(2 / 2)

不料少師還沒有應答,太師卻先叫了起來,“大王不可!”

見太師著急,周扁先是一愣,隨即便明白了太師的意思,於是微微笑道,“太師多慮了,本王隻是見齊使走的匆忙,王室的賞賜都還沒有帶上,故而遣人追之。不若就派王孫滿去如何?”

聽見這邊動靜,那秦韓魏三國的使者也轉身圍了上來,剛巧聽見王室賞賜一說,互望一眼後卻同時選擇了閉口不問。

周扁卻是衝三位使者笑笑,解釋道,“本王備有一車好酒,賜給諸位貴主,不巧齊使走的匆忙了些,隻得遣人去追。”

三人忙拱手道謝,聽聞齊使先走了後竟也不覺奇怪,紛紛告辭而去。

送走那三人後,隊伍中王孫滿也領命駕車往東追出去了。周扁卻是問道,“諸位愛卿,齊使不告而別,你們怎麼看?”

率先開口的當然是太師,“大王,齊使心中不快,自然先走。老夫以為,大王收了魏國進獻也不錯,不管如何,此事都與我王室無關。倒是田平此回臨淄,必然如實彙報,介時隻怕齊侯不依魏侯,齊魏必然交惡,兩國怕是有一番爭鬥啊。”

“此事確與我王室無關,其實本王還關心的是,那齊侯會不會再補一千斤鐵錠而來,平白少了這麼多,本王也心有不甘啊!”

不料大王卻心疼這,太師等一愣,但隨即便豁然一笑了,大王畢竟還是小孩子氣了,於是太師遺憾的搖了搖頭,齊侯受辱,如何肯再來?

本以為還要再勸勸大王的,不料周扁卻先笑了,“沒有也無妨,不過身為王室,賞賜少不了的。都準備好了嗎?”

白圭忙點點頭,此事是由他負責。

“那便好,如今大事已了,那三國使者隻怕不久也會離去。待他們走後,本王要率禦林軍出巡成周、鞏邑和孟津,以觀我兵如何!”

沒想大王突然提出了這個想法,群臣頓時有點跟不上節奏了,剛要發問,卻見大王一催馬夫,王架已先行一步了。

再說那齊使田平,匆匆而走,走的又晚,自然走不遠,王孫滿一路尋去,終於在幾十裏地外的孟津給追上了。連夜彙報後,第二天一輛四輪馬車載著滿滿的一車酒便出現在了孟津,好說歹說讓田平帶上後,王孫滿這才往洛陽而回。

正月一過,天便開始放暖,這個時代還好比較暖和,四季分明,很顯然的春天已經來了。那秦韓魏三國使者久呆在洛陽也無事,何況又都是國之重臣,於是小草開始發芽時,三國使者便紛紛告辭,各帶走一車美酒,謝恩而去。

王室賜的美酒自然與市麵上買到的不同,希望那四位諸侯能就此愛上美酒吧,酒是穿腸毒藥,周扁自己是不會喝的,但也不介意讓這些個不服王命的諸侯嚐嚐。

自那幾位都走後,王室上下均鬆了一口氣,有外臣在天天其實還是蠻緊張的,周扁也感覺洛陽似乎又恢複了清淨,於是同母後爭吵一陣後,還是率上一千禦林軍,出城東去,目標成周。而此時洛陽東門處,卻是一片忙碌的場麵,上萬人在司空大人的指揮下,忙著修葺城牆和定鼎門。

洛陽一圈的城防和城門實在是太破了,於是趁著現在還不是農忙,周扁便從成周調來了司空,專職修城牆,洛陽郊外的農戶本就也是勞役,不過以前周公在時都是讓他們修宮殿,這用來修城牆倒是近百年來第一次。按照周扁的要求,城牆外要壘砌一層青磚,工作量是大了許多,但比起夯土要耐用了許多。

在城門外觀察了一陣,講了一番鼓舞士氣的話後,周扁坐上了馬車,又繼續向東而去。

第一站是司馬圖留守的成周,成周不僅是王宮舊地,還是王室重要的產業基地,不容有失,所以在白圭的陪同下,將整個城邑的城防裏裏外外都檢查了個遍,提出了不少整改措施,說得白圭司馬圖二人心服口服之後,周扁方才又繼續向東。

鞏邑留守的則是劉子西和王於飛二人,一文一武。鞏邑乃是王室的糧食基地,如今又執行了新法,分地到人,田裏已開始一片忙碌之象。眼見二人打理的有條有序,周扁十分高興,當即便封了劉子西為鞏邑邑守,也就是現在的縣長或市長,然後又賞了二人一些錢財。

再沿大河往西而回,便到了最後一站孟津。孟津乃天子之渡口,向來為南北想通的交通要地,也是洛陽王城的北防重地,如今鎮守孟津的是新封的下大夫李定,手下五百鞏邑兵,五百洛陽新兵。再配上些周扁派去的中層軍官,倒也訓練的有聲有色,不過整體還是欠了些火候,於是花了些時間整頓之後,周扁終於踏上了往洛陽的規程。

這一去竟兩月有餘,還好朝中無大事。不過來往與洛陽王宮之間的信使,還是恨不得一天一趟,不光有國事還有太後的關心。一路走來,田中已是綠油油一片,看了便叫人喜愛,

不過周扁此時還不知道的是,百裏之外,也正有一輛馬車,自東南飛奔而來,那車夫的架勢,可不正是不惜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