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又是一年(1 / 2)

望見彎腰下拜的韓國太子,能將儲君派來,韓侯的態度由此可見,周扁不由大為心喜,王室要的就是發展的時間,就怕韓侯不給,不過現在看來我這穿越之人還真是有大運氣啊。心裏雖在想著,但身體卻絲毫沒有呆滯,周扁立即堆上笑臉,上前將之扶起,一點也沒有怠慢。雖然這廝日後成就遠比不過身邊的公子渠梁,但誰要人家離洛陽近啊。

“公子武的大名,本王在洛陽也多有耳聞,如今一見,方慰本王之心。”說著周扁又轉頭向嬴渠梁,“真是多謝公子渠梁了,此次能引韓公子來見,便是對我王室有大功,本王心中記下了。”說著向嬴渠梁點了點頭,兩邊都不能怠慢,王室玩的就是左右逢源,不然列強之中如何生存下去。

見了大王點頭,嬴渠梁如何不知大王言下之意,便是將同意與秦國公室一同經商了,頓時喜不勝喜,忙躬身謝道,“為我王效力,本就是我秦人之責,又何敢勞煩大王放在心中?”

連忙又扶起了嬴渠梁,一王二公子分賓主高下坐定後,隻聽那公子武欠身道,“大王還請見責,我韓兵前不時竟亂入溫邑之中,而我君父受小人蒙蔽,竟未能察覺,卻幸得公子渠梁提醒,這才知曉。如今,我韓侯之使已動身前往溫邑,相信不日即將到達,我王年後便能見到王子炯了。還請勿怪。”

即是如此,周扁自然不會多問,其實大家心裏都清楚,溫邑到底是潰兵無意為之,還是故意為之,隻是這個時候卻沒人再去提出疑問了。不過顯而易見的是溫邑畢竟是個隻容的下一兩萬人的小地方,韓侯衡量一番後還是放棄了。

互相又說了一堆好話之後,公子武卻又提出了一個請求,那便是求賜胙肉。周扁立即就答應留下來,反正三個也是賜,四個也是賜,不在於多這一個了,不過言談之時還是不小心透露出了齊魏二國進獻的禮品,但公子武卻沒接話。

幾人又說了些場麵話後,便有太師前來將公子武也一同帶往四方宮去了,畢竟大祭已經在望。但周扁總覺得韓武前來肯定有其他的目的,隻是不好當著嬴渠梁的麵說罷了,但究竟是何,周扁也猜的不是很清楚,隻有等其私下拜訪了,當下還是大祭最重要。

這可是百年來王室最隆重的大祭了,舊年的最後一天清晨便開始,直延續到新年的子時。繁瑣的程序讓周扁自始至終都在昏昏欲睡,好在如今大王威嚴日重,除了太後,倒沒其他人提意見。

其實不管多麼昏沉的活動,也總多少有亮點,規律多半如此,本次大祭自然也沒有例外。而本次大祭的亮點則在於四國進獻。

既然要賜胙肉,那四國使者自然便要在祖宗麵前漏臉,說說進獻王室了些什麼東西。一聽到塚宰念到這裏,周扁眯著的眼睛便睜開了,同樣打起了精神的自然還有魏昂等四國使者,因為作為諸侯特使,他們隻有在這個時候才有機會在先王靈牌之前說話。尤其其中韓魏兩國算來還都是文王的子孫。

本來應該是按著國力強弱先後登場的,但魏昂一番推辭,卻是齊使田平首先上前,躬身道,“告我先王,臣田平代我主田齊敬上,特進王室鹽一百斤,鐵五百斤,不日即可送到。”說罷田平便回到自己的位子,說的雖簡單語氣也不是很恭敬,但王室中卻是沒人指責的。不過這話倒是令周扁吃了一驚,洛陽離著臨淄可不止近千裏,如何不日即可送到?

緊接著自然便是魏昂了,韓秦兩國哪敢搶先。隻見魏昂昂首邁步上前,學著田平的樣子躬身道,“告我先王,臣田平代我主田齊敬上,特進王室鹽兩百斤,鐵一千斤,不日即可送到。”說罷魏昂便轉身回列,眼角卻有意無意斜了齊使一眼,不過後者卻是絲毫沒有在意。

齊魏二國的爭風,王室群臣都看在眼中,卻一人有絲毫動靜。緊接著輪到韓秦兩國,推讓一番後,韓公子武先上場了,這韓國自知比不得齊魏二國,故而也不願摻夾其中,所以韓國的進獻是十車絲綢。

輪到秦使嬴渠梁上時,大殿之中卻更為寂靜,似乎所有的目光都聚集了上來,都知道秦國已被魏國占了大半江山,臨近滅國,卻不知這嬴渠梁又能拿什麼來進獻王室。

那嬴渠梁卻是不慌不忙,恭恭敬敬的走上前去,先是長躬到地,然後下拜,再拜,三拜,規規矩矩,緊接著隻聽其朗聲道,“我秦,本造父之後,自先祖替王室養馬有功,孝王封於秦地,秦始有其地。幽王時,我大秦飛騎傾出,襄公護送平王東遷,被封岐豐之地,秦始列為諸侯,至今已四百餘年,非王室無有秦。而如今王室不興,我秦人欲憤先祖之餘烈,無奈卻東出受阻,公父常捶胸長歎不已。渠梁臨走之前,公父囑咐道,請大王安心,待我老秦憤發,定要再匡王室,我老秦如今雖地寡人少,但老秦人的血性卻仍在。今日大祭實乃王室百年所未有之喜慶大事,我嬴渠梁特代我公父敬上先王,我老秦雖窮困,但最不缺的便是勇士,故,我秦願進獻百名勇士聽命於王令,渠梁雖無法效力君王架前,有此百人,便如渠梁親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