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天,亮的還是很早,朦朦朧睜開眼時,天已蒙蒙亮了,望的見屋中的家具和案幾,周扁一個機靈,翻身就爬了起來。昨晚直到後半夜才沉沉睡去,雖然睡的少了些,但仍掩埋不住激動的心。
喊醒外間的劉晴,喚來巧兒伺候過早膳之後,周扁便忍不住要向宮外跑去,跑了沒兩步才想起來,若是周公真的今天來了,那也不會這個時候就到了,而是將近午時的時候。不由心勁一泄,又回屋去呆著了。
可是呆一會便坐不下去了,將同樣無聊的白小胖子逼回屋中讀書,便帶上樊餘往前殿走去。招來太師少師二人,詢問過軍中準備情況如何,待聽見待發的軍隊都已就緒時,周扁這才又放下了點心。反複詢問過幾遍之後,就連周扁自己也不由嘲笑自己一聲,事到臨頭還是緊張了,沒有大將風度啊。
不過還沒到正午時,與太師少師二人有一搭沒一搭說著些話的時候,忽見杯子裏的水竟輕輕抖動了起來,要不是周扁正看著發呆還不會發現。正疑惑是不是發了地震時,忽然樊餘闖了進來,“大王,周公的軍隊已快到城下了!”
周扁聞聲立即站了起來,長長的衣袍下擺帶起,竟將水杯都帶翻了。不過周扁猶自不覺,用激動的語氣問道,“真來了麼,真的是周公親自領軍前來麼?”
望著周扁一躍而起的樣子,太師也忍不住搖了搖頭,別看大王隻是一孩童,卻是如此的渴望成功,太師也不知這究竟對王室是好事還是壞事了,不過畢竟這是天子,是大王,不管怎麼樣自己跟隨大王,輔助大王即可,何必去想那麼多呢,於是太師也搖晃著爬了起來,跟著周扁走了出去。
帶上一隊護衛,周扁快速向宮門走去,不料還沒走到,半路上便碰見了太後,周扁忙停下行禮。抬頭望了望太後,也說不清太後是什麼表情,周扁的心又懸了起來。隻聽太後用平淡的語氣說道,“聽說周公來了,太師你去西門外將周公接入宮來。王兒,你隨本宮在前殿等候周公拜見。”
說罷便轉身而去,這古人還真是惜字如金,也不肯多聊一會,不過周扁卻是不敢不聽從,忙乖乖的跟了上去。等這母子二人走後,太師這才急匆匆向宮門外趕去。
昏暗的大殿內,太後與周扁二人坐著,這是周扁與太師等商議事情的地方,一般周扁在這裏都會要麼高談闊論,要麼爭論不休,而此時,大殿之內卻是靜悄悄的,太後不說話,周扁便也不作聲。想想太後將自己關在宮中,也是為了自己好,但不管怎樣,母子關係也稍疏遠了些,雖然周扁也有屬於自己的勢力,強行出宮是誰也攔不住的,但周扁還是很珍惜這份母愛,所以太後沒有過分無禮的時候,周扁還是個聽話的乖寶寶。
焦急的等了有一會,周扁的心裏也是想來想去,也不知周公此次出兵態度如何,若是抱了讓王室軍隊去當炮灰的心思,那自己又該如何,是真的去衝鋒呢,還是讓計劃稍稍改變,減小王室軍隊的損失。正拿不定主意時,忽聽殿外傳來腳步聲,周扁的心思一下被扯了回來,這必然是周公來了。
其實昨日得到王孫滿消息,周公時不想馬上發兵的,做主洛陽大半年,周公的性子也懶了許多,不過也是架不住手下一幫謀臣相勸,這一次在何時出兵的問題上,周公手下謀臣卻極其難得的達成了一致,不管是寧越也好,辛氏兄弟也好,還是龍將軍,都一致請求周公早早出兵,雖然每人存的心思不同,但努力的方向卻是高度一致,於是略感有些奇怪的周公勉強同意下來,這才在今天起了個大早,點起三師兵馬,往東奔來。
不出所料,王室之中還是太師迎接,將大批軍士紮在成周西門之外,周公帶了隊護衛和手下一幹大臣,便隨太師入宮去拜見大王了。
於是就在周扁聽見腳步聲忍不住起身時,周公卻搶先步入了大殿。一望見這個才九歲的少年天子,周公便忍不住的心中浮現一絲鄙棄,黃口小兒,乳臭未幹,能懂得什麼,虧得寧越還將大王時常放在口中誇獎,於是好不容易在寧越的努力下,心中剛生起的那一絲對這少年天子的重視,在看見這個不到自己胸前的孩童時,便全沒了。
簡單的衝大王行了個禮,卻慌的周扁忙還過禮,卻沒注意到自己還的禮卻比周公行的還要重。周公的心裏又多了絲輕視,吸了口氣想要哼一聲,不料卻被一輕聲咳嗽打斷了,一看見是周扁身後高坐著的太後,周公立即慌了,忙規規矩矩的躬下身去。大王可以不敬,而這太後,周公卻是從內心深處敬畏啊,還是個孩童時,便常聽父親將王室的王後,乃至以後當上了太後的女人是多麼厲害,所以周公對太後不敢馬虎。
望見周公明顯的對自己不如太後,周扁心中也不由歎了口氣,看來自己要走的路還有很長啊。不過還沒多想,便又被幾道行禮聲將視線拉回,原來周公身後跟著進來三位洛陽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