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盤脫手飛出,在空中滴溜溜地旋轉起來,懸浮於大陣上方。
大陣隨後發出一陣陣嗡嗡的響聲,一股巨大的靈力波動爆發而出,無數刺目的青芒衝天而起。
淩霄下意識地閉上雙目,隻覺身體周圍被一股強悍的靈力所籠罩,跟著周身一熱,眼前景致一片模糊,然後整個人都在法陣之中消失不見了。
片刻之後,淩霄在一陣頭暈目眩當中睜開了雙眼,發現自己此時置身於另外一座大殿當中,而妙閑及冒明明二女正站在他的身邊。
此座大殿頗為寬敞,地麵由一塊塊巨大的灰色岩石砌成,在他對麵的十幾根粗大的石柱上麵,密密麻麻地鑲嵌著許多熠熠發光的寶石,將整個大殿照得洞徹通明。
然而,如此寬敞的大殿中,卻僅僅是在出口位置那裏放置了一塊蒲團,上麵端坐著一名黑衣老僧。
老僧身披袈裟雙目緊閉,口中輕誦佛經,手裏不停地撚弄著一串沉香佛珠。
淩霄靈識一探,但絕此人身上深邃如海,竟然無法感應到絲毫的靈力存在,心中不禁有些駭然。
此時,妙閑緩步上前,雙手一合,恭恭敬敬地對著老僧躬身一禮,口稱一聲:“師叔!”
老僧充耳不聞,依舊是麵無表情地端坐不動。除了口中的念誦不停之外,沒有任何的反應。
妙閑仿佛早就知道會這樣似的,她對著老僧行過一禮之後,便帶著淩霄二人從老僧身旁走出了大殿。
此時,幾聲悠長的鍾響之聲從後殿方向不知多遠的地方傳來。淩霄放眼望去,但見杏黃色的院牆內,古樸的灰白色石階連接著幾座稍小的廟殿。
悄悄放出一縷靈識一番探查,淩霄卻是驚奇地發現,整座寺廟之內僅有十幾名僧人,而且無一例外全部都是凡人。
等他們走出寺廟大門之際,淩霄忍不住回首望了一眼,就看到寺門之上的一塊牌匾之上,龍飛鳳舞地寫著“蘭音寺”三個大字。
寺廟之外,卻全部是一望無垠的長滿了離離原上草的一片荒地。
妙閑袍袖一拂,一隻白色紙鶴便飛上半空。跟著,她打出一道法訣,紙鶴一聲清鳴過後,全身閃過一道白光,跟著迎風暴漲,瞬間由原來的寸許變成了一隻十餘丈大小,頭頂一束紅冠的白鶴。
隨後,妙閑示意淩霄二人躍上白鶴,接著身形輕輕一個閃動地縱到了白鶴背上。
單手一道法訣打入,白鶴一聲清鳴,翅膀用力一扇,卷起一陣狂風衝天而起,載著三人向著天邊的某個方向飛去了。
……
半個月後,一座翠意盎然的群山上空,一隻白鶴宛如一陣清風一般從上一閃而過,在空中留下一道淡淡的白色雲痕。
白鶴之上站的正是妙閑、淩霄與冒明明三人。不知道是不是為了避開一些宗門和熱鬧的城市,也或者是為了選擇最近的直線距離,白鶴一路上選擇通過的飛行區域盡是在一些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
因此,這一路之上,除了偶爾遇到的幾撥駕馭靈器趕路的低階修士之外,就再也沒有碰見什麼其他的人了。淩霄原本還以為可以見識一下極天大陸的靈修士的實力,誰知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機會。
看來即使是在極天大陸,相對於凡人來說,靈修士也是極為少數的存在。
不過,淩霄也覺察到另外一點,那就是這一路上可能並非表麵看上去的這般風平浪靜,否則也不至於連妙閑這樣的靈丹境強者,都是顯得有些小心翼翼。
此時,妙閑正盤坐在白鶴靠前的位置,在那裏閉目養神。這一路之上,她很少與淩霄二人交談,大多時間都是一個人安靜地打坐。
一身淡黃色衣衫的冒明明,此時則是盤坐在淩霄的右側,默默地打量著下方的景色。
淩霄的目光則是平視前方,心中不期然地回想起這陣子發生的一些事情,心中苦笑不已。
他當日隨著妙閑一同離開長安門後,先是去了海心道住了兩日。
妙閑此去有因,她其實是衝著冒明明前往的。
在烈焰山上,妙閑發現冒明明使出的夢魘之眼,居然能有越階克敵的功效,不禁當時就是眼前一亮。因為,夢魘之眼必須身具靈體才能修煉,而兩儀靈體雖然是一種上佳的靈體,但卻不應該能將夢魘之眼的威能發揮到如此驚人的地步。
於是,她專程在事後趕去海心道,對其進行了一番詳細的測試,結果無意之間有了一個相當驚人的發現:
冒明明身懷的並不是兩儀靈體,而是與之十分相似的天巫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