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光是每個月給這些酒樓供酒,便能掙個上千兩。

對於沈族而言,一個月上千兩雖算不得少,卻也絕不多。

他們的酒雖好,卻因沒什麼名氣,價格上不去。

又因跟其他酒家搶生意,被構陷,被打壓,那些時日他們著實受了不少委屈,吃了許多苦頭。

族裏一片愁雲慘淡時,沈逾白六元及第的牌匾由京中直接送到了沈族。

自科舉以來頭一個六元及第!

整個沈族為之沸騰,整個淮安縣為之沸騰,甚至建康府、安陽都炸開了鍋。

各級官員輪番往沈家拜訪,沈族的流水席擺了足足一個多月。

沈鴻業幫著將那酒改為“六元酒”,趁著各位官老爺、鄉紳們過來之際,將“六元酒”大肆宣傳。

六元酒隨著“沈六元”的名頭一起紅遍整個安陽,從被同行打壓,變成眾人哄搶,價格也是一路水漲船高。

到了這時,沈鴻業又出了一招:賣藥酒。

各種名貴藥材往酒裏一泡,酒從損害身子的毒物變成了大補藥。

此等藥酒,定然是要賣高價的。

可旁人也能將酒買回去自己泡,這樣終究賣得不夠。

沈鴻業就坐在沈逾白的屋子想對策。

若是沈逾白遇到此事,必會有解決之法,隻是他一時沒想到罷了。

琢磨了兩日,他就看到沈逾白的毛琉璃窗子。

又想起羅氏用的琉璃茶具,當即就想著,既能製作琉璃茶具,如何不能製作琉璃酒壇子?

沈鴻業當即去找了羅二舅定了一百個琉璃酒壇。

琉璃燒多了,羅二舅的琉璃越發透亮,透過酒壇子能清楚看到裏麵的酒近乎黑色,而壇底堆放著各種藥材。

這等酒自是不能隨意就賣出去,需得有身份有財力之人才可購買。

為了給這酒造勢,沈鴻業請來安陽的說書先生們編書,誰編得最好,就有一百兩賞銀。

最後勝出的,是才子佳人的故事。

滿腹經綸的書生與官小姐偶然相遇,互生情愫。書生去小姐家提親,卻被嫌貧愛富的小姐爹娘羞辱一番趕出來。

如此還不夠,那對父母找人將書生大打一頓,竟癡呆了。

書生的娘親為救兒子,四處求醫問藥,最終找到一位致仕的禦醫,在禦醫家門口跪了三天三夜,老禦醫感念母子情深,給她一杯“六元藥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