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乘一卷度亡魂(1 / 2)

“你師父啊,幾天前就已經入土為安,我們鄉裏鄉親的,都幫你打理好了,就埋在你家的後山!”王嬸說道,鄉下人都信鬼神,陳老道專門幫人主持喪事,還是很得人尊重。

“什麼!師父幾天前就去世了!”周昊一愣,傷心的同時又忍不住疑惑,“師父去世,為什麼不告訴我?”

“別急別急!陳老道給你留了遺書,是他讓我們今天下午才通知你,可能是不想影響你考狀元。”王叔趕緊回屋裏,拿出一封信,陳老道不愧是神人,把自己的身後事都算到了。

周昊接過信,沉痛的心靈卻突然有了幾分明悟,他和師父相依為命十八年,他當然最了解師父,師父是大隱於野的高人,早已看透生死,不希望因為自己的死影響到他的情緒,因而才有這翻安排。

打開信封,一頁繁體字跡,“癡兒,汝即成年,應當自立,切勿悲傷。老道自知大限將至,虛度百年,天命所歸,此生足矣。焚香奉神求百寶,大乘一卷度亡魂,汝若明之,老道欣慰,汝若不明,遇緣以贈之。”

遺書很簡短,周昊立刻明白了師父了意思,原來師父推算到自己的大限之期,早已安排好身後事,對他的生活並不擔憂,對自己的傳承卻有所遺憾,“焚香奉神求百寶,大乘一卷度亡魂”,遺書主要內容還是交代自己道統傳承。

陳老道所修行的業績是幫人主持喪事,超度亡魂,這是一項古老的傳統事業,陳老道的內心非常希望有人繼承衣缽,把這老祖宗的傳承延續下去,但陳老道又非常清楚,如今這個社會,信仰流失,傳統破敗,不敬神不敬天,自高自大,鬼神之說都被貶為迷信。

周昊作為一個大好青年,金榜題名有望,未來充滿了美好,陳老道不願看到周昊也成為一個默默無聞的道士,呆在這窮鄉僻壤幫人主持喪事,最終也孤苦終老,但心裏又遺憾傳承的遺失,最後還是把選擇權交給了周昊,能懂就懂,不懂就送給有緣人,陳老道最後還是看開了。

看著這熟悉的字跡,往日相依為命的畫麵曆曆在目,周昊再也壓抑不住悲傷的情緒,“王嬸,王叔,謝謝你們,我現在就去探望師父。”

周昊起身離開,王嬸老兩口見狀,忍不住感歎,這可憐的孩子,從小沒爹娘,現在連唯一的師父也去世,以後該如何過日子啊,恐怕考上狀元也沒錢去大學。

今晚的月光很明亮,道路都看得清楚,徑直跑上老屋的後山,陳老道的墳地就在這裏,周昊一眼便認出,看著這凸起的土丘,眼睛濕潤了,落淚不住的滾出。

“師父,周昊來晚了!”周昊恭敬的跪下磕頭,沒有焚香祭品,沒有錢紙花圈,卻有一顆赤子之心,感念師父十八年的養育之恩,“師父一直為別人誦經超度,這次就讓徒弟為你超度,願師父永享安息!”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摩訶薩及聲聞眷屬俱,亦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龍鬼神等,皆悉集會,爾時信相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有地獄餓鬼畜生奴婢……”

清冷的月光,涼風蕭蕭,夜鴉嗚嗚,孤墳陰影,周昊喃喃自語的誦念著超度亡魂的經文,此情此景,頗有幾人陰森森的氣氛,如果膽小的人,估計會被嚇得哭出來,不過周昊打小就跟著師父到處主持喪事,見慣了死人墳地,不懼鬼邪,超度喪事的《大乘地藏教化經》也背得滾瓜爛熟。

聽師父說,《大乘地藏教化經》本是佛教經文,後與道教經文結合,衍生出這一支專門以超度喪事為業的道士,正統的道教是沒有超度係道士,所以這一支顯得有點不文不類,多在民間鄉野發展,俗稱土道士。

東方地平線,一輪紅日冉冉升起,帶來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周昊不知不覺已經誦念經文一夜,但奇怪的是,他平時念經念得打瞌睡,枯燥無味,但這次卻絲毫不覺疲倦,反而神采奕奕,越念越有韻味,隱約感悟到了什麼,卻又說不出來。

“師父,你在地下安息吧,徒弟以後會過得開心。”周昊也不再多想,再向墳前跪拜磕頭,一念之間掃去心中的悲傷,臉上露出一絲微笑,又回到了往日的平靜。

起身回屋,屋子還是以前的老瓦房,屋裏擺放著各種做喪事的用具,佛教的地藏圖、道教的三清像等等,雜合在一起,典型的土道士風格。

燒火煮飯,米缸裏的米還很多,足夠周昊吃一段時間。

飯後,開始清理陳老道留下的遺物,“焚香奉神求百寶,大乘一卷度亡魂!”這兩句話別人看不懂,是專門寫給他看的,重要物品都放在百寶箱裏,而百寶箱藏在香爐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