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問題就出在她要去的哪些地方,看看她這些年去了哪裏啊:
索馬裏、約翰內斯堡、切爾諾貝利、恐怖活動最為猖獗的厄立特裏亞……太多太多這樣的地方了。
曾經在尼日尼亞尼日爾河三角洲區域她還被當地的恐怖份子綁架過,還好那個恐怖份子知道她是郭小羽的女兒,隻是要了一筆贖金就把她放了。
也是從那以後鄧紫琦打死都不同意她去那些危險的地方了,這才讓她老實了下來。
而在這個過程裏,郭小羽從來都沒有反對過她,永遠都是一句話:你自己決定好的事情,自己去做。
說起阿呆本身也是一個傳奇。
七歲參加《爸爸去哪兒》一舉成名,八歲參加米蘭時裝周走了八個秀,成為了世界上最小的在米蘭時裝周走八個秀的人;十歲出演郭小羽的電影《童年》,成功奪下金雞獎影後;十五歲再度出演郭小羽的電影《軌跡》,金馬、金雞、百花三度封後,同時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十八歲,憑借宗翰的電影《跨時代》正式封頂奧斯卡影後,橫掃各大頒獎典禮,同年她推出了自己的個人首張唱片《My-father》,憑借溫暖的曲風俘獲了不少人的心靈,唱片大賣了七十萬張。
但是,在所有人以為阿呆會走上郭小羽的那條路,最終成為一個新的傳說的時候,她選擇了默默的退出這個圈子,開始了自己的挑戰之旅。
當人們知道阿呆這個決定之後,所有人都為之惋惜,同時又恨之不爭。
記得鄧紫琦當初聽到這個決定之後,整個人瞬間處於崩潰的邊緣了,她實在弄不懂這孩子到底在想什麼,這大好的局麵維持下去,在過個上十年她就可以接下郭小羽的位置,成為新的傳奇,這不比一天到晚在外麵幾經生死,風吹雨打要好?
他們都不知道阿呆在想什麼,但郭小羽好像明白了,當時他隻問了一句話:“你確定?”
“我肯定!”
然後阿呆就開始了自己的旅程,起初她隻是去一些風景優美的地方拍照,鄧紫琦也不說什麼,後來她認識了一個戰地記者,把她帶入了那種戰火紛飛、恐怖分子多如牛毛的地方,她這危險的旅程也就開始了,知道兩年前被恐怖分子挾持之後,鄧紫琦怎麼也不同意阿呆再出去了,阿呆也好像明白了什麼,再也沒去過那些危險的地方了。
而郭小羽呢,永遠都是默默的看著,默默的支持著。
不為什麼,就因為阿呆喜歡,你可以說他的溺愛,他就溺愛了怎麼樣?
這種溺愛郭小羽也就隻有在阿呆一個人身上有過,哪怕是後來鄧紫琦生的龍鳳胎郭思林和郭思韻身上也沒有,倒不是說偏愛,思林和思韻如果將來也像阿呆一樣,郭小羽一樣會選擇支持,倒阿呆不一樣,從約翰內斯堡飛機上阿呆撲在自己身上哭喊著“爸爸不要離開我”的時候,郭小羽就沒有別的想法,隻要她一輩子開心就好!
而阿呆呢?她覺得自己就是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她喜歡這種在各地旅行的感覺,她不願意去接受萬千星光,我走自己的路,管別人八道什麼呢。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天空海闊,要做最堅強的泡沫
……
(完)RS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