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和城市裏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城裏可是有著穩定的工作機會呢!哪怕不去工廠上班,每個月都能領到定量的工資和物資。

特別是第三軋鋼廠的工人,他們的定量更是相當可觀,完全足夠養活一家兩口人。因此,當聽說趙建軍分給他們這樣寶貴的指標時,無論是姑姑姑父,還是大伯伯母,一個個都喜出望外、興奮不已。這種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仿佛看到了未來美好生活的曙光就在眼前。

此時的大伯也是提出來不能白拿這一份指標,必須的做出補償...

這大伯既然已經將這件事情說了出來,趙建軍的長輩心裏也清楚,絕對不能讓趙建軍吃了虧。要知道,這份指標可不一般呐!即便不給予他們,隻要拿到外麵去出售,那肯定能夠換回一大筆錢財呢。其實啊,趙定軍之所以願意把這麼珍貴的指標交給他們,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割舍不下那份濃濃的親情。

可話說回來,作為趙建軍的長輩們——大伯和大姑等人,又怎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受委屈呢?不管怎樣,他們總歸是長輩呀!哪有長輩一味地收取晚輩的好處,卻絲毫沒有任何表示的道理呢?

況且,這次的指標對他們來說意義非凡,著實令他們感到無比欣喜。因此,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他們最終決定按照市場價格支付這筆款項。盡管這對於每一個家庭而言,都需要咬緊牙關、省吃儉用地積攢一段時間,但為了能讓自家孩子順利進入廠裏工作,他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於是乎,大家紛紛開始行動起來,想盡辦法籌措資金……

麵對如此狀況,趙建軍急忙表態,表示根本無需諸位長輩掏腰包。然而,任憑他如何堅持,終究還是難以抵擋大伯、大姑以及其他幾位叔叔姑姑的執拗。無奈之下,趙建軍隻得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折中辦法:隻需讓他們承擔一半的費用即可。

要知道,按照市場價格,這個工作指標價值 500 元,但現在僅需他們支付 250 元就行。並且考慮到大家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若要求一次性拿出 250 元,著實有些勉為其難。畢竟一下子掏出這麼多錢,很可能會掏空整個家庭的積蓄。萬一遇到突發緊急事件,連應急的資金都拿不出來,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趙建軍耐心地向他們解釋道:“這筆錢呢,可以等各位堂哥堂姐正式上班之後,從他們每月領取的工資裏麵逐步抵扣。這樣一來,既減輕了大家當下的經濟壓力,又能確保順利獲得這份工作機會。”眾人聽後,覺得此方案不行。

對於這番話,那幾位伯伯和姑姑們一開始自然是堅決不同意的。然而,麵對趙建軍一次又一次地反複強調此事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再加上爺爺奶奶苦口婆心地勸解,最終,他們也不得不做出妥協,表示願意接受這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