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個時候,學部委員王委員與劉副部長也相繼現身。

與此同時,廠裏其他各級領導也紛紛趕到現場,翹首以盼地等待著貴賓們的到來。當王委員和劉副部長從車上走下來後,他們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徑直朝著趙建軍走去。

顯而易見,在整個第三軋鋼廠中,趙建軍無疑是備受矚目的焦點人物。毫不誇張地說,如果不是因為有了趙建軍的存在,這座軋鋼廠斷然不可能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不僅如此,楊廠長還悄悄向趙建軍透露了一則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他們整個廠迎來一次重要的升格機遇很快就要來臨!

在經過這個工廠的升格後,他的級別也會提升的。現在他是技術部副主任這一副處級職位的他,即將迎來一次重大的晉升——成為正處級幹部!而當初楊廠長之所以如此迅速地將他提拔為副主任,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隨著工廠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員編製也需要相應地調整和擴充。

而他所在的技術部副主任一職,恰好處於這次擴編的關鍵節點之上。因此,其編製自然而然地便自動提升了一級。

與此同時,楊廠長本人也因工廠的發展壯大而受益良多。原本擔任正廳級職務的他,此次有望晉升至副部級。這可是和楊廠長同一個級別。

然而,盡管從行政級別上來看,楊廠長和劉副部長似乎不相上下,但實際上,兩人在權力的含金量方麵卻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要知道,劉副部長可是工業部的常務副部長啊!他所管轄的範圍可不僅僅局限於某一家工廠或某個部門,而是涵蓋了整個行業領域。

尤其是他手下那三家赫赫有名的副部級工廠:第一軋鋼廠、第二軋鋼廠,還有位於南方的鞍鋼。

可以說,對於這些舉足輕重的單位,劉副部長擁有絕對的管理權限。

相比之下,楊廠長雖然在自家廠裏頗具威望,但論及影響力和權力覆蓋範圍,還是難以與劉副部長相媲美。

更不用說,隨著第三軋鋼廠成功升格為副部級單位,劉副部長插手其中將會變得更為容易。

因為在擴編之後,第三軋鋼廠必將成為劉副部長的分管領域之一。不僅如此,劉副部長與王委員一同來到廠裏後,還在這裏稍作停留並閑談了片刻。

期間,劉副部長特意詢問了趙建軍有關收割機製造方麵的事宜。而當得知收割機的大部分工作都已接近尾聲,隻需再過短短數日就能推出一款完整的試驗品時,劉副部長不禁喜出望外。

雖說這份收割機的設計圖紙出自趙建軍之手,但通過對比其他工廠的進展狀況便不難發現,整個項目的推進速度以第三軋鋼廠最為迅速。

因此,與其他工廠相比,他們可謂遙遙領先。鑒於此種出色表現,劉副部長毫不吝嗇地對趙建軍以及楊廠長等人予以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