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收割機製造小組(2 / 2)

隻有找到了最合適的那種合金,才能夠成功地打造出性能卓越、質量可靠的收割刀。

隻可惜啊,趙建軍他雖然在機械工程學領域,尤其是其應用層麵展現出了非凡的能力,但對於那些基礎性的材料科學知識,他卻未曾深入鑽研過。

倘若當初他能在這一基礎學科領域下足功夫並持續深耕,那麼後世廣為人知的那幾款先進合金說不定也能被他們廠順利研發並製造出來呢!

要知道,眾多科技領域的發展程度實際上都被限製在了基礎科學層麵,特別是基礎材料學的瓶頸難以突破。

而一旦基礎材料學取得重大進展,例如實現了關鍵技術的革新與突破,許多現有的設備都將迎來一次大規模的升級換代。這裏不得不提一下石墨烯這種神奇的材料。

當我們能夠係統性地量產石墨烯時,整個科技界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為基於石墨烯所研發和製造出來的各類設備,其性能無疑會得到極大提升。

盡管對於簡單的石墨烯生產原理——“撕膠帶法”,趙建軍有所了解,但要想實現石墨烯的規模化工業生產,並應用於基礎材料學領域,他對此還是一知半解。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趙建軍想到了自己擁有的那個獨特係統具備一項簽到功能。

並且這個簽到機製還頗為有趣:隨著時間的推移,累計簽到的時長越久,所能獲取到的獎勵也就越發豐厚、珍貴。

於是乎,趙建軍已經許久未曾使用過簽到功能了,一心隻為積攢更多的簽到時間,期盼日後能借此機會簽出一些有關基礎材料學方麵的寶貴知識,甚至是更為高深莫測的前沿理論也未可知呢!

就這樣,趙建軍站在寬敞明亮的車間裏,目光炯炯地注視著眼前這個由他一手組建起來的收割機製造小組。這裏充滿了忙碌與活力,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專注而認真地執行著自己被分配到的任務。

在此之前,那些經驗豐富的技術員們已經對收割機的複雜圖紙進行了全麵且深入的係統性學習。

因此,趙建軍胸有成竹地將這份珍貴的收割機圖紙巧妙地拆分成若幹部分,並根據不同部件和工藝的特點,把小組成員劃分為多個小隊。每個小隊都肩負著製造特定收割機零件的重要使命。

在這些小隊中,成員構成多種多樣。既有技藝精湛、負責操作機床並精心調試設備的機床工人;又有能夠精準打造各類零件的鉗工師傅。大家齊心協力,緊密合作,共同為完成這一艱巨的製造任務而努力拚搏。

然而,其中最為關鍵的當屬收割機上那鋒利無比的刀刃製作環節。深知其重要性的趙建軍不敢有絲毫懈怠,他親自上陣嚴格把關,從原材料的選取到加工工藝的每一個細節,都力求做到盡善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