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楊廠長之所以如此信任並委以重任給趙建軍,其中緣由還得追溯到趙建軍將精心繪製的收割機設計圖紙呈交上去之後所發生的一係列事情。當時,負責接收圖紙的正是工業部的常務副部長——也就是俗話說的大領導。

劉副部長對這份設計圖紙極為重視,他不僅親自將其複製多份,而且迅速分發給了工業部下屬的眾多工廠,要求這些廠家都嚐試一下是否有能力先行製造出樣機來。當然,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他們所在的第三軋鋼廠。

至於那唯一的一份原版圖紙,即趙建軍最初遞交給劉副部長的那份原稿,則被劉副部長視若珍寶般地慎重收藏起來。這份珍貴的原稿隨後被當作機密文件,嚴密封存於工業部專門設置的機密櫃裏。

據推測,等到相關技術廣泛推廣開來之後,這份原稿在經過解密程序後,極有可能會被陳列進博物館,以供後人瞻仰參觀。畢竟,它完全有資格成為這段曆史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見證與紀念。

或許在未來,當人們踏入那莊嚴肅穆的博物館時,目光會被一份珍貴的設計原稿所吸引。

這份原稿靜靜地躺在展櫃裏,旁邊的標簽清晰地標注著:“此乃某年某月由趙建軍同誌精心設計而成的第一份收割機設計圖,其先進程度遠超當時的國際水平。”

想象一下,多年後的某一天,已經白發蒼蒼的趙建軍偶然間走進這座博物館。當他的視線與那份熟悉的設計圖相遇時,歲月仿佛倒流回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

他的眼中閃爍著自豪和欣慰的光芒,嘴角不自覺地上揚,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喜悅之情。那一刻,所有曾經付出的努力、汗水以及那些挑燈夜戰的日子都變得無比值得。

在楊廠長有條不紊地布置完工作任務後,趙建軍邁著輕快的步伐返回了技術部門。這個技術部門規模龐大,下轄眾多分工明確的工作組。

其中,像趙建軍之前所屬的電工部門,實際上隻是眾多大型工作組中的一員。然而,由於電工部門對於工廠生產的重要性不可小覷,它在級別上相較於其他普通工作組要高出半個層級。比如,趙建軍十分尊敬的周叔——周愛國,便是電工部門的負責人兼辦公室主任。

他身為電工部門的辦公室主任,盡管從職稱方麵來說與趙建軍處於同一級別,畢竟趙建軍擔任著技術支持組的辦公室主任一職,但鑒於電工部門舉足輕重的地位,使得他實際上比趙建軍高出半個層級,屬於副處級別的幹部。

講真心話,自從趙建軍榮升為技術部門技術支持組的辦公室主任以後,周愛國內心著實感到欣喜萬分。

一直以來,他都將趙建軍視作自己的晚輩後生,往昔趙建軍還在電工部門工作期間,更是時常得到他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料。

如今,趙建軍於技術部門可謂是光芒四射、大放異彩,特別是由他親自設計研發的那款播種機,堪稱一絕!對此,周愛國這位周叔自然也為趙建軍深感高興,尤其對這台播種機更是讚譽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