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4(1 / 2)

無巧不成書,意大利的對手法國隊後衛中場強大,前鋒不靈,簡直是“鐵腿鋼腰豆腐腦”。

兩隊相遇成了俗話挖苦的“彎刀對著瓢切菜”,沉悶兩小時,誰也不進球,隻能踢點球,4比3!

反觀意大利在場上被動挨打的慘狀,也得說天平是按兩隊實力做出的準確傾斜。按實力,巴西、荷蘭、英格蘭、阿根廷該進四強,偏偏沒開戰就分在同一個半區,英格蘭和阿根廷巳提前出局,做了20年無晃之王的荷蘭終於有可能加冠稱王。創造全攻全守和自由人打法的強隊讓阿根廷的中路進攻捉襟見肘,跟巴西相遇,棋逢對手,該是場更加好看的惡戰。但這兩隊進入決賽的機會已被東道主近水樓台占去一半,而且不知克羅地亞會不會成為最黑的黑馬,荷蘭巴西之間首先得來一番昏天黑地的搏殺,究競誰能進人最後角逐且發揮更好9當然靠實力,但也得看看臨場發揮甚至運氣了。綠茵胡風世界杯每場必報風向、風速,1998法蘭西綠茵場前四小組最後一輪卻成了中國相聲演員嘴裏那話兒:“南風轉北風再轉西風又轉東風。”

刮起了胡風。反映最強烈的,除被邪風吹落的16強桂冠國家那些傷心欲絕的球迷,就是唯恐天下不亂的新聞界,一些中國報紙標題幾乎不需看內容就知褒貶所在:“殊死一戰,摩洛哥痛擊蘇格蘭;天理何在,‘小巴西’命喪巴西手。”

“你能玩死摩洛哥,我就玩死鬥牛士!”路透社消息更是旗幟鮮明:“非洲可敬;巴西可恥;裁判可恨;挪威可厭。”

摩洛哥大勝蘇格蘭,卻不得不打道回府,因為世界冠軍巴西隊再次輸給了挪威。巴西賽前信誓旦旦報熱身賽一箭之仇,卻隻說不練嘴把式,到了場上,鄧加、裏瓦爾多、萊昂納多心不在焉,羅納爾多、貝貝托、卡洛斯宛如夢遊,巴西人不跳桑巴舞,來了場綠茵放羊,攻沒攻法,守沒守相,最後還奉送宿仇一記點球。這點球引起世界足壇軒然大波,同聲指責裁判致命誤判。有的記者上綱上線說這是布拉特任秘書長時說“國際足聯可以操縱比賽”大膽言論的落實,而且據此推測,這主要出於經濟原因:富得流油的挪威球迷可以給比賽帶來摩洛哥球迷絕對沒法比的經濟收入。當年馬拉多納就說過國際足聯有“黑手黨”,看來這次幾乎要揭開個空前黑幕了。但這個推測頗令人懷疑:國際足聯的頭頭們,特別是繼威名赫赫的阿維蘭熱出任主席的布拉特難道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示意裁判上下其手9關鍵時刻,瑞典在因特網上展示了巴亞諾禁區犯規照片,挪威也拿出類似錄相。裁判幸逃一劫,罵聲又轉到巴西隊頭上:堂堂世界冠軍怎能這樣踢球?巴西人憑什麼不能如此踢球?既已小組第一,何不讓主力隊員鬆弛一下?讓替補操練一番?甚至在16強開戰之前,為眾矢之的球隊放點兒煙霧彈?巴西人有權利為自己保全實力、韜光養晦,沒義務替摩洛哥出線賣力氣。足球場上拳頭大的是哥哥,強者有權做他樂意做的任何事,仰人鼻息隻能看運氣。摩洛哥戰蘇格蘭氣勢如虹,可惜沒分幾個球給上兩場,最後一役漂亮進球,成了告別演出。巴西人敗給挪威令球迷大失所望,同樣戲法複演,尼日利亞穩獲出線後,玩起了放鬆,把種子隊西班牙送回老家。這與其說是送給巴拉圭人一份狂歡,不如說是獻給東道主一道順利進八強的法蘭西大菜。相比於歐洲勁旅西班牙,巴拉圭當然是塊好啃一點兒的骨頭。是尼日利亞人窮誌短收錢“放水”?

還是向東道主暗送秋波?人們隻能揣測,誰也無奈他何。尼日利亞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樂意豐收,樂意撂荒,是自己的權利,其他三隊誰出線誰不出線,礙他哪根筋疼?這輪比賽最不可思議的,應該是智利3戰3平積3分竟然堂而皇之晉級16強,這幾乎可算世界杯新世界記錄,創造這記錄的殊榮卻該歸功於裁判。智利對喀麥隆比賽時,主裁判吹掉了比耶克的頭球,電視慢鏡頭展示,這絕對是個好球,一個可以改變喀麥隆命運的球,理當公正執法的裁判卻毫不猶豫地製造個冤案!

這是法蘭西綠茵足球交響樂中最不合諧的音符:不少裁判對大國大牌明星有本能式阿諛和哈巴狗式敬畏,鄧加和博格坎普幾乎把對手的上衣都扯下來了,裁判卻裝聾做啞;非洲球員稍有犯規跡象,立即紅黃牌滿天飛!

喀麥隆黑臉球員遇黑心裁判,不但給罰下兩名隊員,還進三球沒收兩個。堂堂執法裁判凡格納豈不成了智利隊首選門將?非洲足協已經向國際足聯提出“種族歧視”的抗議,國際足聯那杆“公平競爭”的杏黃旗,真該由喀麥隆這“黑李逵”拿柄板斧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