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傳奇》書評(1)(1 / 1)

《樓蘭傳奇》書評

我的案頭上擺著滿族作家王鴻儒的長篇小說《樓蘭傳奇》,這部長達四十餘萬字的武俠小說讓我花了整整兩天三個晚上才看完。一個西北政法大學法學本科畢業並通過司法考試獲得國家A級律師資格,且又長期在祖國最偏遠的新疆若羌從事基層工作,僅憑這一點,我就對他敬意。

從第一回的“桃林劍影”到第四十回的“弘法中原”,其中神來之筆的當屬第三回的“米蘭聖境”,既寫出了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個性特點,又寫出了子母河獨具特色的白玉洞的自然景觀,而許多人物的出場也是恰到好處,基本符合人物與環境的融彙貫通;即便是人物對白、行為舉止,也都與環境緊緊相扣,讀來令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概而言之是作者獨具匠心之妙筆;作者寫古人類對男女生殖器的崇拜,其實以筆者的理解恰是對生命的尊重和對生命的祟拜。用現代的觀點分析,古人類對自身生命價值的認知是顯而易見的,也是與我們現代人類對生命的尊敬和敬仰是相得益彰的。作者將這種崇拜表達得淋瀝盡致,其寓意深藏於情節和細節之中。

第十一回的“樓蘭仙棗”,古今交織,非古似今,非今似古。作者寫到:這藥仙棗樹王,名叫棗一仙,乃世代研究用樓蘭城邦中大禹當年親手種植的千年古棗樹所結棗果實……把今日若羌紅棗蒙上了遠古神秘的色彩,付之於“今魂古魄”,使人遐思萬千、千思萬念,讓人猶若流連於古今之幽境,徜徉於仙境之俠意;第二十七回“天山幽蘭”中的敘述,引天山美境於字裏行間,又不失俠骨柔情,比如作者寫巨石之上,用劍法力道書寫著“幽蘭穀”三個大字時是這樣描述的:字跡蒼勁有力,力道透石三分,尤其是那個大大的“幽”字,刻畫的是“飄飄上升的流雲”,突出了無限的悠遠意境,使這條山穀變得十分雅致和神秘。

構築人物和特定的環境,是作者為體現“武俠”而精心設計的。既然是武俠小說,那麼就必須充分調動其想象力,讓“武”與“俠”在情節與細節中構成一個個完整的故事,這並非“小手筆”所能完成的。武俠小說的核心是打鬥與俠義相結合——打要打的合情,鬥要鬥的合理,也就是要符合情理,這就需要作者具備較強的羅輯思維;比如作者寫:部族間的仇殺一代又一代地相傳,一代又一代地仇殺……

(本章完)

Tip:收藏+分享樓蘭傳奇,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