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話 苦難小雛(1 / 2)

江湖,曆史洪流中的一段。每一段都曾經譜寫了一個傳奇。每一段看似相似,卻又各有各的不同。每一段都激起一朵浪花,而那浪尖高高托起的正是我們的英雄......

不知是何年何月,至少可以確定那時已經有了雞、貓、狗、馬、牛、羊。一個破舊的村莊。與其不協調的是那綠意盎然的樹叢和姿色正濃的簇簇花朵。村莊裏有一個木柵欄圍成的小院子。不知道這腐朽的柵欄木是否能夠捱過這個雨季。這時,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婦手中端著一個簸箕,彎著腰蹣跚地走出屋子,來到院子中。一群大小不等的雞紛紛圍上來。老婦將簸箕中的雞食撒開來。

如果細心觀察一下自然界就會明白爭奪利益功名是所有生物與生俱來的屬性,就像一捆繩子一般捆綁著眾生。然而這是對是錯、是好是壞呢?也許無人能道明。

一群強壯的成年雞左擁右擠,搶到了第一口雞食。小雞隻能在它們後麵啄著零散的穀子。突然兩隻小雞相互叨了起來,其中弱勢的一隻被啄傷了腿,不得不離開雞群一瘸一拐地退到角落裏。半睜著的眼睛和低吟聲與身後的柵欄倒是協調極了。這時,一雙小手將小雞捧了起來。原來是一個大約八、九歲的小孩,身穿滿是補丁的粗布衣服,但是卻很幹淨,除了那塵土交雜的頭發。小孩看著小雞,雙眼滿是希望的光芒。小孩回頭對老婦說:“姥姥,我可以帶著小雞出去玩嗎?”老婦說道:“好啊,正好找點蟲子喂喂小雞。”

走到村子路口的時候,有三個村裏的頑皮孩子在打鬧著。年齡和他相仿。其中一個指著小孩說:“快看,林義帶了個小雞出來了,哈哈哈哈......”。另外兩個也回頭看,一同哄笑起來。原來這個小孩名字叫林義。林義低著頭擦肩走過去。其中一個小孩一把抓住了他,蠻橫地喝斥:“想走?快把那隻小雞給我們玩一會兒!”。“不行,它受傷了”!林義堅定地回答道。旁邊的另一個小孩一把將林義推倒,嘴上說道:“你這個沒人要的孩子,竟敢反抗!”林義摔倒了,在倒下的瞬間,他伸出雙手,生怕自己壓到小雞。三個頑皮的孩子抓起地上的土投向林義,並不斷念叨:“沒人要的孩子,沒人要的孩子......”。林義吃力地站起來,帶著小雞跑回家。

孩子的世界裏究竟有沒有善惡之分?可以暫時忽略這個問題吧,畢竟他們是變化無常的,因為還沒有形成人生觀。那形成之後呢?也許就可以進行分辨了。

林義衝進家門一頭撲進姥姥懷裏放聲哭了起來。姥姥忙問:“怎麼了孩子?”“他們說我是沒人要的孩子。我的爹娘究竟要什麼時候回來?”林義反問道。姥姥一邊拍著他頭上的土,一邊說:“等你長大了他們就回來了。”林義是個乖孩子,是姥姥把他拉扯大的。姥姥是他唯一的親人,他也從未對姥姥產生過任何質疑。林義收住了哭聲,不情願地說:“那還要等好久。”姥姥把他帶到了院子裏,指著一棵梨樹對他說:“你看啊,這棵樹長得多好啊!以前它還是一棵嫩苗,盡管有風吹雨打、電閃雷鳴,卻依然無法阻礙它的生長。”林義仰視著這棵樹,自歎道:“是啊,它的爹娘也不在身邊,隻要自己變強壯了就什麼都不怕了!姥姥,我要學武功,等我變強大了就不會有人欺負我了!”姥姥眺望遠方,神情變得凝重。“姥姥,你怎麼不回答”?林義追問。他哪裏懂得姥姥此刻的糾結呀。如果讓他學習了武功,他用來欺負別人怎麼辦。就算用來防身,出手重了打傷對方也是禍端啊。可是想起林義是自己的丈夫用生命換來的,又不忍心看他被欺負。姥姥仰望天空,自言自語道:“老頭子,你告訴我該怎麼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