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2)

夕陽西下,西邊一片晚霞。

忙活了一天的人們開始陸續回家。

這是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候。

季節還是在夏天,天氣有些悶熱,有種隱隱的躁動,張大叔坐在村口池塘邊的一個石墩上,挽起褲管,把雙腳放進水裏,愜意的享受著溫水帶來的舒暢享受,心情慢慢平靜下來。

他仰起頭,半眯著眼睛,從村尾一直望到了村頭,這時候,烏鴉飛林,牛羊回圈,孩子的歡鬧聲,父母的呼喊聲,和著嫋嫋升起的炊煙,一起染活了整個靈鶴村。

靈鶴村因山而名,村頭有座山,名靈鶴山,山上有塊嶙峋的石頭,酷似一隻引頸的白鶴,相傳這是山上一隻白鶴修煉成仙時,靈魂飛升前,留下的軀體。

閑來無事的時候,張大叔總會披著一件大衣,度著步子,從村頭,慢慢走到村尾。他在這裏生活了大半輩子,村裏的一草一木他都能數落清楚,甚至誰家裏有幾隻鴨,幾隻鵝,他也能說得清清楚楚。

所謂鄉裏鄉親,張大叔也確實把所有村民當作自家人。誰家鬧糾紛了,孩子生病了,甚至有關地裏莊稼的收種問題,隻要找到他,他都熱心的幫忙。他處理糾紛也是公正分明,加上一生的智慧閱曆,任何問題到了他這裏,都迎刃而解。因此他在村裏威信很高,不論大人小孩,都親切的稱呼他為張大叔,至於他的全名,倒沒有幾個人能夠知道了。

“這裏靈氣氤氳,看來是有寶含含於此啊!”

張大叔正陶醉的時候,突然聽到一個陌生的聲音。他睜開眼,看到一個和尚望著整個村莊大發感慨,他壓下心裏奇怪:“師傅說笑了,靈鶴村雖然名字不錯,可是一直籍籍無名,既沒有高山,也沒有大川,那裏來的寶含。”

聽到有人回應,和尚回過頭來,看了張大叔半響,才接著說:“名山大川,聲高勢魏,張揚外露,哪有餘力溫養寶玉。況且寶物向來通靈,又如何甘居人後,所以,籍籍無名才是寶物最好的選擇。”

張大叔默然不語,心裏想,這是那裏來的和尚。

和尚停頓了一會,接著說:“自古以來,隻聽說石蘊育山輝,水懷珠川媚的。卻沒聽說什麼寶物因山而名的。”說完,不待張大叔回答,就轉身離去,走出了村口。

張大叔琢磨著和尚的話,卻白天沒有頭緒。自言自語的說:“真是一個奇怪的和尚。”看看天色差不多了,把雙腳從水裏拿出,穿上草鞋,慢慢的踱步回去了。

落陽漸漸隱下,殘霞收攏。

靈鶴村複歸寧靜。

三更雞鳴,五更破曉,夏日的黎明總是來得早。

小村的日子就像一架古老的紡車,日複一日的轉動著。

然而,今天卻有些不一樣。

早上的霧氣還沒有散開,依然是在村口,站了三個陌生的不速之客。

“沒錯,是這裏了……”依然是村口,一個人手裏拿著一張泛黃的布帛,指著靈鶴村,側身對旁邊的隊員說道。

“真的。”兩人同時異口同聲的問。

那人點點頭:“好了,這下完成任務,可以回去向主人交待了。”

“是啊,費了這麼久的心力,終於找到了,這下回去,主人肯定好好的獎勵我們。”一個隊員如釋重負一般的說。

“如果主人問我要什麼,我就說願意跟隨主人一輩子,為主人效力……”另一個隊員還沒說完,就被打斷了。

“瞧你那點出息,你就不知道直接像主人要金錢,美女麼?”如釋重負的隊員狠狠的白了他一眼。

眼看兩人又要吵架,手拿布帛的人插話進來:“好了,趕緊回去赴命吧,忙活了這麼久,老子要好好的睡他幾覺。”

說完,三人也轉身離開了靈鶴村。

早起的張大叔在自家院落裏,叼著旱煙,偶然看到三人離開的背影,想起了昨天的和尚,他心裏納悶,靈鶴村地處偏僻,十天半月都不會有客人來的。為什麼接著兩天,都有人來造訪,而且一個個都是莫名其妙,鬼鬼祟祟的。這時候,他更多的是一種隱隱的不安。練達多年的智慧給他一種直覺,有事情要發生了。

他的視線掠過整個靈鶴村,薄霧籠罩的村莊,一派祥和。這時候,村民們陸續出門下地幹活了,孩子們也互相嬉鬧著,四處奔跑。

張大叔一生的經曆智慧,練就了敏銳的直覺,然而此時的他,卻希望自己的直覺出現了偏差。

張大叔化解村裏大大小小的難題時,無論再大的困難,都能做到處變不驚,然而現在,他卻內心煩躁,卻又無力消除這種沒來由的恐懼。隻好拚命的端起旱煙鍋子,狠狠的吸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