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說道:倒黴催的,真是出門忘看黃曆,你說咱哥倆怎麼啥破事都趕到了?人家說孫猴子西天取經,有九九八十一難,但他好歹遇到點事還能到天上去搬救兵,我們困在這裏,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王小牧說道:反正這裏離苗栗縣不遠了,耐心等候吧,估計這台風也不是一下能結束的。
自從那艘帶眾人出海的船翻掉之後,帶的一些幹糧全部被拋下了海裏,大家一直沒有進食,此刻稍微安頓下來,眾人均感到饑腸轆轆。大熊跟王小牧講,再不出去弄點吃的,台風沒結束,我們就要餓死在這裏麵了。
王小牧跟他說,現在外麵狂風肆虐,怎麼能出去搞到吃的?隻得先忍一忍,等這波風浪過去之後再說。說完,王小牧去給李高裏和林教授推拿。李高裏在王小牧的推拿之下,悠悠地轉醒,林教授卻一直昏昏沉沉,時而有能張開下眼看兩下,馬上又閉上繼續睡了。林清媃非常擔心,王小牧告訴她要相信自己的判斷,教授沒有問題。
李高裏醒來之後,看到四周一片漆黑,一下坐了起來,說道:小牧,這是哪裏?我們難道已經過了奈何橋嗎?
隨後,李高裏歎了口長氣,繼續說道:柳仙這個騙子,太壞了!我如果不來找你們,興許還能多活幾年,現在可好,直接就死掉了。
大熊見了李高裏的樣子,覺得甚是好笑,然後開始哄騙起他來,裝模作樣地說道:你們是誰,這女的又是誰?小爺我怎麼到這裏來了?
李高裏一聽,眼睛“噗嗤、噗嗤”地掉下淚來,說道:完了,大熊兄弟必定是喝了那孟婆湯,現在連我們都不記得了。咦,不對啊,我怎麼還能清楚地想起這麼多事?
聽到這,王小牧和林清媃再也忍不住了,全都笑了起來。王小牧對李高裏說道:我們命硬,哪兒那麼容易死?你不僅沒死,你看你頭發現在還黑了好多,看樣子年輕了好多歲。
大熊也笑著說:奇怪,還真是。老李,我說原來你走路都顫顫巍巍的,剛才在船裏,你還敢跟那條“化蛇”勇猛搏鬥,佩服佩服。
李高裏這才知道大熊剛才是在欺騙自己,一想到自己竟然萬幸還依然活著,也不由地高興起來,說道:你們莫要嘲笑,我身體倒是感覺好了些。說完,就去拔下自己的頭發來看,但奈何山洞裏比較黑,根本看不清頭發到底有沒有變得比原來黑。
眾人一直在等那波海浪停止,好出去轉悠弄點吃的,但讓人感到非常無助的是,這波風浪卻一直不停,始終在外麵嗚嗚鬼叫連篇。大熊餓受不了,在石洞裏麵轉來轉去,嘴巴喃喃地發誓,說下次要是再外出,什麼都可以不帶,但一定要吃飽喝足,且無論到什麼時候,吃的東西一定不能丟了,寧願被鬼怪打死、吃掉也不願活生生被餓死。
念叨了半天,大熊實在忍不住,就跑到石洞口去看那風浪停了了沒有。在洞口趴了一會兒,大熊一臉驚奇地跑回來說道:外麵太他娘的嚇人了,那些擋在石洞門口的石塊全被海風削得不成樣子。“滴水石穿”這個詞是哪個家夥講的,根本就沒什麼太多意思,要是發明這詞的家夥看到門口的那些場景,估計會改成“風吹石爛”。
林清媃聽大熊這樣一說,忍不住地笑了起來,跟大熊說道:“滴水石穿”其實是有典故的,來自宋朝的張乖崖。據說當時他在崇陽當地方官,一個小吏從庫房出來偷出來一文錢,被他發現了,張乖崖就問他錢到底是從哪來的,那小吏說是從庫房中拿的。張乖崖就下令棍棒伺候,那個小吏很生氣,說不就是一文錢,至於嘛。張乖崖說,一天一文,一千日就是一千錢了;用繩子不斷去鋸木頭,木頭終究要斷;小水滴不斷滴石頭,石頭終究會穿,於是就有了“滴水石穿”這個成語,哪裏有什麼“風吃石爛”的事來?
大熊撇了一撇嘴,說道:不愧是學古文字的,這些歪理邪說懂得就是多。我就胡亂講一句,倒遭你說了一通故事。
王小牧一直沒有插話,此刻聽到大熊說林清媃是“學古文字的”,腦中突然想起來了一件事,於是,轉頭問李高裏道:老李,你那用油布包的書掉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