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二號……照明彈一發!準備……”
英國皇家海軍輕巡洋艦“科倫坡”號上,軍官們早已得到了隨時向指定方位發射照明彈的命令,而他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軍艦一直在向危險的區域進發。軍人職責讓他們無可選擇,當正式的指令下達時,他們便拋開心中的忐忑與恐懼,全神貫注於水兵們的操作上。
“一號完畢!”
“二號完畢!”
炮位上傳來了清晰的口令聲,周圍一片黑暗,沒人知道德國戰艦身在何處,可也不必擔心這樣的聲音會引來德國人的攻擊——按照以往的經驗,照明彈點亮夜空的時候,往往也是激烈戰鬥開始的時候。
“一號、二號……發射!”
兩顆暗色的流矢以一個超過45度的傾角升入夜空,它們的速度很快,很快便脫離了人們肉眼的追蹤。有人在嘴上讀秒,有人在心裏讀秒,有人抬頭仰望夜空,但最正確的姿態,似乎還是全身心的觀察海麵!
嘭……嘭……
兩朵閃耀紮奪目光芒的禮花在黑夜中綻放,但和普通的禮花所不同的是,它們的光輝並不會在刹那的燦爛後就此消失,相反,它們以遠甚過於月光的亮度持續閃耀著,並在夜空中劃出絢麗的軌跡。
就在照明彈亮起的一刹那,人們看到了自己多日來所追尋的東西——德國戰艦,一艘一艘的停泊在靠近黑色海岸線的地方,有的小而精致,有的大而雄偉,其中最受人矚目的,莫過於那艘早已牢牢印刻在每一位英國皇家海軍官兵腦海中的俾斯麥級戰列艦。那上麵,鐫刻了太多英國人的血與淚,也祭奠了無數英國軍人的榮耀。
“科倫坡”號勇敢的完成了自己的一項使命,整個過程看起來那樣輕鬆,但頭頂上那兩顆照明彈的光輝還沒有熄滅,距離最近的一艘德國戰艦便以劈頭蓋臉的炮火打來。
“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眼尖的英國軍官早已辨認出了對方的身份,在歐海之戰中大放異彩的“歐根親王”號,便是這級重巡洋艦最幸運的一艘!
203毫米口徑的穿甲彈,竟如雨點一般落在“科倫坡”號周圍,而這隻是一艘作為戰時應急計劃建造的開普敦級輕巡洋艦,其服役日期甚至要追溯到22年以前,而且在這期間幾乎沒有進行過重要的改裝!除適航性能較為出色之外,它在火力和裝備方麵幾乎隻能和一艘德國Z級驅逐艦相抗衡。
盡管實力相差懸殊,“科倫坡”號並沒有立即撤退,而是在第一時間以全部主炮向6000米外的德國重巡洋艦猛烈還擊。炮彈的落點雖有些偏差,但那代表著英軍官兵們不屈的精神!
目測距離超過7000米處,德國另一艘大型艦艇,因為獨一無二的造型,同樣是非常容易辨認的。盡管是德國海軍在過渡時期的產物,在戰爭初期卻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英國海軍不得不派出大批艦艇、耗費大量人員物資用於搜捕三艘先後進入大西洋海域活動的德意誌級裝甲艦,並且在數次交戰中無一例外的全部告負,精神士氣都受到了不小的打擊,而也似乎也是給他們的警鍾——上一場戰爭的強大對手又回來了!
不過到了1941年末期,各交戰國經過充分動員,裝備水平已經較兩年前有了很大的提升,隨著海戰形勢的複雜化,德意誌級裝甲艦相對單薄的身軀和柴油機驅動下僅有26節的最高航速似乎已經不再適合遠洋破交作戰了,但在波羅的海以及寒冷的北方,其6門280毫米主炮的火力配備還是有一定發揮空間的。這種艦炮的絕對射速雖然不高,但幾輪炮擊下來,還是準確的打中了“科倫坡”號艦首——這時候,英國輕巡洋艦剛剛發射了第三批照明彈,而且正試圖轉向規避炮擊,而這一發大口徑穿甲彈,對於它來說是相當沉重的打擊……
“舍爾海軍上將”號上的德軍官兵們還來不及為自己的戰果而歡呼慶祝,一排炮彈打來,竟在距離戰艦不到10米處激起一根根衝天水柱,這些大口徑炮彈在以海水將戰艦左舷甲板建築衝刷一遍的同時,順勢用彈片橫掃了大大小小的高炮戰位,輕而易舉的造成了又一幕人間慘象!
“漂亮!就這麼幹!”
從“科倫坡”號的位置看去,德國裝甲艦竟完全被白色的水浪所掩蓋了,也難怪剛剛受到德艦打擊的英軍官兵們會如此興奮。從他們發射的第一批照明彈點亮夜空後不久,位於後方的戰列艦分隊便如約開火,兩艘喬治五世級、一艘伊麗莎白女王級,三艘戰列艦組成的火力聽起來就強大無比,而在它們的前幾輪射擊中,炮彈無一例外的砸向了德國的俾斯麥級戰列艦,現在,那個顯眼的目標已經起火,英國人似乎有意避免早先的覆轍——既然一時間難以完全擊垮一艘俾斯麥級,那就在創傷它之後,再把德國艦隊中威脅較大的目標一一拔除。在這一思想的引導下,德國人的另一艘重巡洋艦“希佩爾海軍上將”號,眼下也正遭到大口徑火炮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