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多於1萬米的距離上,大口徑穿甲彈的威力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而戰艦之間的炮戰與地麵坦克的近距離搏殺有著許多相似之處,獲勝者未必就是裝甲最厚、火炮最狠的,在勝利的天平上,運氣和戰術均占有不可小視的份量。對此張海諾自然是非常清楚的,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現在步入了一個誰也無法逃避的賭局,牌桌上以兩支艦隊艨艟巨艦之間的戰鬥區分勝負,牌桌下押著兩個國家乃至兩大陣營的戰爭前景!
“狹路相逢勇者勝!”
多少年來,張海諾不斷用那些古老的東方諺語鼓舞自己前進,這一次也不例外。當煙霧散去、英國艦隊的身影清晰可見之時,他果斷下達了開火命令。刹那間,兩組前主炮發出的怒吼再度將所有人的血液加熱到沸騰狀態,而重巡洋艦“歐根親王”號也緊隨其後的開始了新一輪炮擊。這樣的場麵在時光之樹上的另一條分叉上有著極其相識的一幕,隻不過那場戰鬥發生的地點換成了冰冷的丹麥海峽,對手是相同的“胡德”號加另外一艘喬治五世級戰列艦——沒有滿編艦員、沒有正式服役以及部分設備還處於測試調整階段的“威爾士親王”號。相比之下,“喬治五世”號目前的狀況顯然要更好一些!
“艦隊右轉15度,各艦後部主炮做好射擊準備!”
聞不到濃烈硝煙味道的指揮室裏,張海諾大聲朝自己的下屬們喊道,在這個節骨眼上,他需要保證這些人準確收悉他的命令而不是被其他亂七八糟的聲音幹擾。
矗立於一旁的艦長庫爾特.霍夫曼立即大聲複述道:“本艦右轉15度!艦尾主炮準備射擊!”
不多時,在緊急轉向的滴滴電鈴聲中,張海諾看到艦首左下方出現了大片的白色水浪,而且正前方的浪濤也明顯向左偏移,這些景象都意味著他的重型戰列艦正在進行快速的轉向——而前甲板兩座巨大的主炮塔也在緩慢但明顯的進行著轉動,以保證艦上的15英寸主炮繼續對準指定的目標!
遠方海麵上,一閃一閃的火光是英國戰列艦開火的信號。隨著法國海軍將自己的主力艦自封於港內而意大利海軍的驕傲在塔蘭托一役迅速萎靡,在俾斯麥號和喬治五世號服役之前,重型戰列巡洋艦“胡德”號得以重新占據歐洲最強戰艦的榮譽光環,尤其是在對法國海軍的比爾斯克比爾之戰(又稱弩炮行動)中,這艘戰艦憑借其強大的火力和一流的航速好好羞辱了一番法國同行。現如今,全艦官兵在漫長的服役期中培養的默契以及對這艘戰艦各部分裝備性能的全麵了解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艦齡帶來的不利因素,良好的保養也令它“招之即來、來之能戰”!當它的15英寸42倍徑MKI型主炮發出怒吼時,在聲勢上並不比此時號稱世界第一的“俾斯麥”號虛弱。
這樣一場海上格鬥就像是一頭長期占據王位的老獅子與一頭試圖取而代之的雄獅之間的搏殺,在塵埃落定之前誰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在“俾斯麥”號上那足以抵禦大口徑炮彈攻擊的裝甲指揮室裏,張海諾的鎮定自若不止是表麵功夫,他已然將戰場形勢存於心中,並試著以旁觀者的角度審視全局。就在“俾斯麥”號艦尾四門主炮剛剛獲得射擊角度時,他果決的下令道:
“全艦隊擊中火力轟擊為首的胡德號!”
傳達這一命令的信號旗迅速在“俾斯麥”號高聳的桅杆上升起,一時間艦隊各艦的主炮——包括Z級驅逐艦的C36型127毫米艦炮以及兩艘主力戰艦上眾多雙聯裝105毫米高平兩用炮,齊齊向萬米之外的英國第一戰巡開火。
隨著雙方艦隊之間的距離不斷拉近,英國戰艦上的副炮也加入到戰局中來,一時間海麵上炮彈如夏夜密林中的流螢一般多得令人眼花繚亂,在有效射程內,雙方的炮手也不斷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對方戰艦身上騰起一團又一團或大或小的火球,在另外三艘英國戰列艦還隻能在遠處以炮聲助威的時候,這場海戰已經不知不覺的升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