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故事剛剛開始
青龍山,這的卻是一座不為很多人所知的神奇的大山,或許它沒有華山的風景綺麗,沒有昆侖的源遠流長,沒有峨眉的卓爾不群……因此沒有受到世人的關注,但是,故事就是從這裏開始…….
那是一個陽光和煦的冬日的早晨,平淡的不能再平淡的一個早晨,甚至連枝頭上也沒比往常多幾隻喜鵲,趙老漢收拾好家裏,正準備背著鋤頭去地裏呢,如今青龍村也實現了農民土地承包責任製,老趙想趁著大雪封山之前把地給收拾利索了,可是剛走到門口,老趙傻眼了,門口一個小孩不到三歲的樣子,光著屁股在那兒對他笑呢,要不是大白天的還以為見著鬼了呢,這大冬天的,娃不冷嗎?老趙尋思著也覺得很納悶….
但是這附近就老趙一戶人家,山林不比平原,好多戶人家住在一塊,彼此沒多遠,在青龍村,有時候要走半裏路才能見到一戶人家,所以這孩子會是誰家的呢?又怎麼會跑到自己家門口呢?老趙百思不得其解.不解歸不解,這事兒老趙還是要管的,這裏先介紹一下老趙,老趙家裏本來是北京城的,聽說早在民國年間,老趙的爺爺還做過政府官員,按說也是大戶人家,但是解放後,老趙的爺輩和父輩因為曆史原因,都被批得很慘,好在老趙覺悟高,響應毛主席號召下了鄉,成了插隊知青,就被分到這青龍村了。後來知青一撥一撥的都回去了,老趙實在不願意回到北京那個傷心之地,再加上回去連一個親人也沒有了,就留在青龍村落戶了。前些年和村裏一個村姑結了婚,本來想留在青龍山好好過日子的,哪知道那女人結婚沒兩年犯了肺癆死了,竟剩下老趙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在這青龍村每天就為個吃飽肚子整天忙活著….
這孩子要是不管大冬天的不凍壞了啊,老趙心裏想。於是就把孩子抱到家裏喂了點粥,想等著孩子的父母尋過來。哪知道過了半年附近幾個村都打聽遍了也沒能弄清楚這孩子到底從哪兒冒出來的。於是有人勸老趙,不如就留下這孩子算了,看著孩子長的挺機靈的,正好你老了也有個人養活你啊,老趙覺得也有道理,就把孩子留下了,取名趙小寶。
日子過得飛快,轉眼間,小寶都7歲了。老趙畢竟是北京城出來的,見過世麵啊,覺得就這麼個孩子得好好培養,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啊,再說山外邊都流行九年義務教育了,於是老趙決定送小寶去上學,讓他接受教育,成為一個擁有科學知識的好青年。於是我們的小寶同學就這樣幸福的背上了書包。
趙小寶同學卻不是省油的燈,在學校是有名的搗蛋鬼,有時候連老師都拿她沒辦法。在女同學的桌子裏放活蹦亂跳的癩蛤蟆,蛇什麼的,嚇的人家可都不敢上了成了趙小寶同學的必修娛樂項目,這還不算,連老師都被他整過,青龍山小學就一個民辦教師,四十多歲,是個退伍軍人,見小寶實在頑皮的過火,就把小寶捉到辦公室裏,一頓狠揍,從此小寶便懷恨在心,君子報仇,十天不晚,小寶終於想到個鬼點子。
學校的教室是在一個破廟的基礎上由村裏籌錢翻修的,環境很是簡陋。甚至連個像樣的廁所都沒有,村民們就用枝條搭了兩個小棚,一個男廁所,一個女廁所,結果軍人出生的劉大福老師不好意思跟學生們一塊,所以每當身體有情況就會跑到半裏外的一個草棚搭成的廁所裏去。哪知這一情況被正在苦苦尋覓機會的趙小寶同學打聽到,壞主意便開始逐步開展起來。
和往常一樣,一天剛上完課劉老師覺得肚子有點不舒服,便匆匆向草棚奔來,哪知道腰帶還沒解開,腳下的木板嘩的一聲斷了,劉老師好不淒慘,真成了糞坑裏的淚人,讓戰場上見過血的陳大福同誌真是欲哭無淚,可是他不知道,這都是趙獻寶同學的傑作。從此小寶真的是在學校裏臭名遠揚,然而,時間也悄無聲息的從指頭縫裏流走一轉眼,無論我們這樣揮灑我們的青春,時間卻不會因為青春綻放的不夠絢麗而慢下一個節拍。一轉眼,小寶都長成大小夥子了,但是成績還是不好。可是小寶同學也有個優點,那就是很喜歡曆史,地理這兩門功課,到處收集這方麵的書研究,都快成半個曆史學家了。
特別是很多關於青龍山的傳說更是讓他著迷。
據說隋朝末年,李世成帶兵征討李密,行至青龍山腳下,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須臾,見一青龍繞著山頂遊弋,時而發出陣陣龍嘯,三軍將士紛紛下馬伏地叩拜,青龍山自此得名。
而且青龍山上自古以來就有一塊禁忌之地,小寶從小便總是聽說關於禁忌之地的種種玄而又玄的故事。禁忌之地人稱“鬼門關”,據說就是仙神,也絕難通過。不論是人還是牲口,一旦誤入“鬼門關”,家人就是再不甘,也沒有一點辦法。為什麼呢?活生生的例子在那兒呢,解放戰爭時期,一幫土匪被遊擊隊逼上了青龍山,結果沒費一顆子彈,30多個身經百戰漢子愣是一個都沒走出來,這可是一些老人們經曆過的,誰也不懷疑,這塊禁忌之地也引起了小寶的極大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