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帝到底想怎麼樣?
他的小腦瓜到底是怎麼想的?
他難道真的想去會會李宇?
要說崇禎對李宇的感情,絕對不能用一般意義上的“恨”字來形容。
要說恨,肯定有恨。但是更多的是複雜。
當日李宇大把大把的給他送錢之時,崇禎對李宇那隻有濃濃的“愛”,愛的把自己妹妹樂安公主都直接送給他,又直接封王。
要知道,大明朱家骨子裏就印刻著“自私”兩字,就算是國家處於生死邊緣,百姓也不願減少朱家萬萬千千的皇子皇孫一絲絲待遇。
明太祖朱元璋打下江山後,為自己的“家天下”計,曾定下一條規矩,即:異姓生不能封王。
至於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歧陽王李文忠、寧河王鄧愈、東甌王湯和、黔寧王沐英,全都是死後才追封的王爵,生前就是立天大的功勞也就是個公爵。
而崇禎悍然敕封李宇為“南洋王”,可見當時崇禎對李宇的“愛”有多深!
當然,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至於崇禎對李宇的感情,全都是因為一個字,那就是“錢!”
說到底,與其說當日崇禎對李宇的“愛!”,還不如說是對錢的“愛!”
因此,此時此刻,崇禎對李宇的恨,同樣是對錢的“恨!”
如果要更準確,那就是對沒錢的“恨!”
因此,此次袁崇煥出使大夏,主要探查大夏的實力和李宇的對大明的態度。這當然很重要。
但是,崇禎還有一份私心,那就是能不能想辦法搞點“小錢錢......”
但是這話太尷尬,又不能直接說出口。
當然,這裏的不能“不能直接說出口”僅僅是針對袁崇煥這種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
對別人可並不一定如此......如果是溫體仁,那崇禎就直接說了——“想辦法給老子搞點錢花花!”
“袁愛卿,朕讓溫體仁和你一起出使大夏,你負責探清大夏國武力,而溫愛卿查訪大夏國國體,以及君臣......諸如此類等等。”
原來,這就是崇禎的小心思,那就是除了袁崇煥之外,他還要溫體仁一同出使。
袁崇煥磕頭拜謝,自己總之要出使大夏,多一人少一人無所謂。
至於溫體仁,他剛剛被崇禎敕封為內閣首輔,還沒享受首輔的威嚴,卻要趕赴千裏之外的大夏,而且頗為冒險。
溫體仁當然不願意,但就是借他一萬個膽,他也不敢違背崇禎,一絲一毫都不敢!畢竟周延儒的實例就在眼前。
再說,溫體仁也清清楚楚的知道,滿朝文武隻有自己和李宇接觸的最多,最了解他,自然是出使的最佳人選。
“微臣願同袁督師一同出使大夏,定當不負皇恩,完成出使任務。”溫體仁也跪下來磕頭謝恩。
崇禎頗為欣慰,將溫體仁扶起,意味深長的說道:“大夏強悍如此,大明和大夏如能和平共存則是大喜,但李宇一定要像以前一樣對待大明,對待朕!”
說完還朝溫體仁眨巴眨巴眼睛。
溫體仁一愣,陛下眼睛怎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