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可派遣大臣出使大夏,詰問其為何侵滅朝鮮?為何不事先上報大明?”
“同時探查大夏底細,探明其對我大明態度。”袁崇煥進一步進諫道。
一聽袁崇煥說暫時不戰,還要派遣大臣出使大夏,又說是探底細,眾臣傻眼了......
大家都知道袁崇煥雖然是武將,但絕不是一介武夫,其本就是文人出身,中進士,初授福建邵武知縣,後官至兵部尚書兼右都禦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多次擊敗後金軍的進犯,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
其實,袁崇煥不但不是一介武夫,其謀略不弱於朝中任何一員文臣。
更甚者,袁崇煥不但謀略不弱,就算是玩起陰謀和陽謀來,也不輸給朝中何人。
當然有人對袁崇煥有各種非議,但袁崇煥本質上是忠肝義膽,光明磊落之人,這一點絕無懷疑。
他善待將士、了解體恤麾下,故深得遼東地區的部屬擁護,樂為效命,特別是祖大壽,因為朝廷冤殺袁崇煥,以至於他這種世襲將領都投降清軍。
袁崇煥被殺後,手下部將佘明德冒著滿門抄斬的危險將他的頭顱偷了回來葬在自家院子裏。不僅如此,佘明德臨終前還留下了三條遺訓:第一,自己死後要葬在袁崇煥將軍墓旁,第二,佘家後人要繼續為將軍守墓,第三,子孫後代不可為官。
佘家後人一直牢記著祖先的遺訓,無論多麼困難,他們都默默地守在袁崇煥將軍墓旁。
在清朝守著一個明朝將領的墓,這在當時可是抄家滅門的死罪,可是佘家人沒有害怕,一代又一代的佘家人默默履行著自己的誓言,一直守到現代,守了390年,至今還在繼續。
當然,這一切都因為李宇穿越而改變。
袁崇煥現在要對付的後金以及延續下來的清軍早已灰飛煙滅。
現在袁崇煥知道,自己的新對手是大夏國,是李宇!
而這個對手,相比較金國,又不知凶險多少倍!
“我反對!”
袁崇煥話音未落,立馬有人站出來反對。
果然不是別人,又是周延儒。
隻見他吹胡子瞪眼睛,一副正義凜然模樣,盯著袁崇煥厲聲道:“袁大人,你身為兵部尚書兼右都禦史,督師薊、遼,主要職責就是殲滅建奴,現建奴已滅,但叛賊李宇更為囂張,你不但不滅叛賊,反而要出使,是何居心?”
袁崇煥一愣,反問道:“我有何居心?我不就是為大明安危著想,為聖上著想?”
周延儒一聲冷笑,鄙夷道:“你既為我大明著想,為聖上著想,就要維護我大明天朝上國和聖上無上尊嚴!”
周首輔好厲害,話還沒說完,已經噴的袁崇煥一臉口水,逼的他步步後退。
“若大明派遣大臣出使判責,顏麵掃地,又如何麵對大明列祖列宗,如何麵對天下黎民?”
“因此,袁督師不但不能與大夏出使和談,還要大軍征伐,掃蕩大夏國!”
幾句話氣勢磅礴,浩然正氣,一茬接一茬,逼的袁崇煥啞口無言。
不但袁崇煥啞口無言,其他眾臣包括周延儒老對手溫體仁也無言以對。
甚至崇禎帝也隻能以一種同情的眼神看著袁崇煥,而不能駁斥周延儒。
有時候,道德高地就是具備如此殺傷力!
“哎......”袁崇煥不能正麵硬杠,隻能苦笑歎氣。
眼見袁崇煥如此,周延儒更是高興,顯然自己此次朝議又占上風,這是駁斥袁崇煥,同時也是給溫體仁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