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與後金在遼東戰場上同樣如此,被人家打的隻剩下一個寧遠城和山海關,還死鴨子嘴硬,就是不議和,還殺了兵部尚書陳新甲。後來在鬆山大戰後,可視為清軍對明軍的最後一戰。此役中,明朝的最後一點家底被消耗一空,山海關外諸險隘全部落入敵手。
即便在此境況下,明朝卻因為所謂的華夷之論,還是不願議和,被迫在遼東耗費大量國力,間接上給李自成重新興起的機會。
朝鮮一樣,自己國內窮的叮當響,百姓生活水準必金國差上不止一點,比之倭寇還不如,卻自視高尚,別國要麼是蠻夷,要麼就是寇,要麼就是魔鬼(指沙皇俄國),就他是君子之國。
現在惹怒了大夏,危在旦夕,明明就是金尚憲的愚蠢之舉,卻因為站在所謂的道德高地,讓李倧也無可奈何。
“殿下,右議政大人此言差矣!正所謂‘國小力弱,賊勢張甚,不如巽辭以緩之’”崔鳴吉眼見李倧軟弱,當即與金尚憲辯論,他的意識並不是真的求和,不過裝裝樣子,等到緩過這陣,再做打算。
李倧一聽,好有道理啊,連忙說道:“好主意!好主意!崔愛卿果然睿智明慧......”
誰知話未落音,金尚憲“啪!啪!啪......”的叩頭,哭喊道:“殿下明鑒,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崔鳴吉與反賊虛與委蛇,和反賊又有什麼區別?請殿下速速殺之!”
“崔鳴吉與反賊虛與委蛇,是為反賊也!請殿下速速殺之!”
“請殺崔鳴吉!為朝廷掃蕩汙穢!”
“臣等叩請殿下,速殺崔鳴吉!”
......
頓時,大殿上一片呼號,大臣跪了一地,逼著李倧殺崔鳴吉!
李倧眼見招教不住,當即大喊:“停下來!你們快停下來!”
然而一眾大臣在金尚憲的帶領下絲毫不給麵子,一邊叩頭一邊哭喊:“臣等叩請殿下,速殺崔鳴吉!”
有的人甚至叩的頭破血流,儼然一副死諫的樣子,好一個忠臣!
然而他們是忠臣嗎?顯然不是,他們都是明朝的文官一樣,看上去為國為民,實際上考慮的不過是自己的政治利益而已。
眼見金尚憲站在道德的高度,李倧又軟弱,而且幫助金尚憲對一個“投降派”崔鳴吉口誅筆伐顯然太容易,何樂而不為呢?
典型的政治投機!
李倧雖然軟弱,好歹不糊塗,他顯然知道誰對誰錯,肯定不能殺崔鳴吉,殺了崔鳴吉還有誰代替自己去和大夏國議和?
“停下來!你們快停下來!”
“停下來!你們快停下來!”
還是沒人理他,金尚憲等人叫的更加厲害。
“好!你們不停下來!孤走就是了!”李倧說完一甩袖子,就往外殿外走去,隨之剛到門口。
侍衛慌慌張張跑進來,報告:“緊急軍情!緊急軍情!大夏國三十萬大軍,入侵我國!”
。您提供大神清流樂的大明:我不是小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