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寧城一戰,多爾袞率領十萬大軍不但沒有攻下廣寧城,反而全軍覆滅。
至此,正白旗和鑲白灰飛煙滅!
而神威軍取得全勝,殲敵五萬,俘虜五萬!繳獲的糧草武器堆積如山,自不必多說。
殲敵五萬幹幹淨淨,沒什麼好考慮的。
主要是這麼多俘虜該如何解決?這倒是傷腦筋的大事。
“不如全部處決了算球!將士們的呼聲很強烈!”張寒進諫道。
李宇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張寒如此進諫有一定的道理,道理就在於將士們的“呼聲很強烈!”
這裏的“將士們”,並不包括從南洋而來的老神威軍,而是久駐遼西的明國老兵,新加入神威軍的那部分“將士們!”
這部分“將士們!”和金軍交手過無數次,知道金兵的凶殘,一旦明軍戰敗被俘,要麼被殺,要麼成為奴隸。
說白了,自己的袍澤兄弟、戰友,被金軍殺害的、俘獲的,不知道有多少,自然是血海深仇!
而這一次,神威軍大勝,終於有了報仇機會,所以紛紛請求張寒和宋懸二將,要求斬殺金兵伏努。
從平等對待的原則上看,這也是合理的。
況且,還有一個現實理由,要求處理這批金兵俘虜。
因為整個遼東地區,久處大明和金國作戰戰場十多年,破壞極大,民生凋敝,產業荒蕪,當地根本沒有糧食去喂養這五萬俘虜的金兵!
當然,大夏國的四海公司有的是錢,但花錢在明國以及南洋各國采購糧草再送往遼西,戰線太長,耗費時間太久,屬於典型的遠水解不了近渴!解決不了問題!
“國主陛下!”宋懸拱手進諫:“懸弟清理金兵俘虜的意見確實是最好的選擇,隻不過要周密行事,以免引起動亂!”㊣ωWW.メ伍2⓪メS.С○м҈
看來,宋懸也讚成處決這五萬戰俘,隻不過要周密行事。
當然,一下子處決五萬人,確實要防備動亂。
不過,李宇卻搖搖頭道:“如果五萬人可為我用,豈不是美事一件!”
廣寧城戰鬥獲得全勝,但李宇早就說過,遼西之戰絕不僅僅滿足於守住廣寧城,守住遼西!
而是要進一步擴大戰果,繼續進攻金國!
但進攻金國,神威軍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兵力太少。
神威軍有兩萬大軍由白麵書生帶領還在南洋海域,在張家口總共有五萬兵力,另占了遼西後張寒又收攏了兩萬原有的明兵。
留下一萬在張家口,以防明軍進攻,因此在遼西戰場作戰滿打滿算也就是六萬人!
僅僅靠著六萬人,就算有三百快槍隊員,再加五門蘇製榴彈炮。可惜人數實在太少,要想再攻打後金,恐怕千難萬難!
如果這五萬人可以歸順神威軍......那可是整整五萬啊!
神威軍一下子就增加到十一萬人!
宋懸思考半響,拱手道:“國主明鑒!韃子兵雖然野蠻未開化,但戰鬥力強,本是很好的戰鬥資源,隻不過讓其真心歸附,怕是......難以做到。”
張寒也點點頭道:“韃子兵雖然野蠻,但心地單純,隻服武力,而這次我們算是打的他們心服口服。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他們投降後又在戰場臨陣倒戈,那後果不堪設想!”
宋懸和張寒分析的都有道理。
一旦收複,就有五萬大軍的有生力量,這對於神威軍是筆大財!
但是這筆大財一旦不穩固,那就可以反噬神威軍,成為掘墓人!
風險和收益並存啊!
真是讓人頭疼!
就在宋懸和張寒左右為難之際,李宇會心一笑:“我有一計,可讓這五萬大軍死心塌地跟著我神威軍!”
宋懸、張寒頓時大喜,國主就是國主,什麼問題都難不住他,兩人一齊拱手作揖:“有何妙計?還請陛下明示。”
李宇狡黠一笑:“宣誓效忠!”
“宣誓效忠?”宋、張不明所以。
“對!就是宣誓效忠!讓這五萬俘虜宣誓效忠我大夏國!”
“可是......”宋懸還是不理解,囁囁嚅嚅道:“宣誓效忠......容易,但即便宣誓效忠了,這,這......還是可以反悔啊!”
張寒則不然,知道國主定有後手,一臉迷弟般的看著李宇,等待他的後續回答。
果然,李宇堅毅道:“那就讓他們無法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