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種豬大戰,初露鋒芒(1 / 2)

小魚打量著眼前的野豬,握棍的手微微顫抖著。粗短但精壯的四肢,突起且銳利的獠牙,平整而堅挺的鬃毛,以及頭頂上碩大的‘種豬’二字,很明確的說明了這頭野豬的與眾不同。

在聽到小魚略帶顫抖的話語時,老大等三人就知道這頭野豬是BOSS了。因為這是小魚長久以來的習慣(大家稱之為BOSS綜合症),不是由於害怕而顫抖,而是因為興奮。小魚曾解釋說這是由於腎上腺激素的加速分泌,促進細胞活動,從而產生肢體抖動的效果。

很多人在興奮的時候都有顫抖的習慣,但隻有少數人在顫抖的同時還能保持頭腦上的冷靜,小魚便是少數人之一。麵對眼前身份‘不凡’的種豬,四人在未知的求生世界中所碰上的第一個BOSS,小魚很快有了行動——在迅速查看了一下周圍的玩家情況之後,小魚果斷的把種豬引到左側人少怪稀的地方,同時在組隊聊天發話,“拖帶打,我主拖!”

長期配合所帶來的默契是毋庸質疑的,打BOSS第一件事就是集體隱去角色名。沒有過多的話語,老大等三人直接撲到種豬後麵揮棍開打。三棍齊下,-1、-1、-1的數字冒起,數據說明,種豬防禦太高,而‘趕雞’棍攻擊太弱,-1完全是攻擊命中的強製性扣血。三人登時大受打擊,要是拿了野豬任務的凡品武器就好了,手上這什麼廢品‘趕雞’棍,那裏有品,分明是廢柴。可盡管腹誹不已,棍子還得敲下去,有一是一。

減一行動還在繼續,可隔靴搔癢式攻擊使得防守壓力全部集中在小魚身上。於是,到了小魚的個人表演時間。種豬比起野豬,攻防都提高了一個檔次,但速度並沒有快多少。(小魚猜想是房事多了受累的緣故,種豬嘛!)既然速度不快,小魚就有了可趁之機,還是倚仗全身法加點的優勢。

這頭種豬攻擊模式很簡單,先是抬起後腿,蹬地,助跑,緊接著一個野豬衝撞,撞到身邊,再獠牙一挑,來個種豬拱月。小魚憑借速度能很快的閃過衝撞,對於接著來的獠牙,一般是側身閃避,再朝著豬鼻子狠狠的來那麼一下,-6、-8的數字就冒出來。不過有時候才躲過衝撞,獠牙就挑到眼前,隻好拚著去血拿棍子擋住,依然閃到一邊,然後棍子就沒頭沒腦的來一陣龍虎亂舞。雖然說起來簡單,但小範圍跳躍挪移的功夫卻是小魚一直玩純敏捷型角色所練就的,換做常人,估計早在豬頭下歸零了。

如果戰鬥照這樣下去,算上偶爾格擋扣血,小魚還是勉強能支撐到殺死BOSS,結局還是皆大歡喜。不過新手村畢竟不是組隊下副本,盡管四人戰鬥地點特意轉移到旮遝角裏,可先前默契殺怪的配合讓很多人留意觀察,現在殺一頭豬卻許久還沒搞定,自然引起有心人的注意,邊上另一個四人小組已經在邊上駐足旁觀了。

好奇是人的天性,看見沙鍋都想打破,四人打怪,四人旁觀是個非正常現象,邊上打怪的、路過趕場的群眾都帶著好奇心來看個究竟,結果就有人一嗓子“BOSS啊!”招來更多的觀眾。最後造成的結果是四人在中間打BOSS,外麵一圈人圍觀,很有點看角鬥表演的架勢。

萬幸的是新手村不允許PK,使得想象中的暴力殺戮場麵未能出現。四人作戰已久,按攻擊比率判定經驗歸屬的係統設置又讓想搶怪的人袖手旁觀,為他人做嫁衣裳的事那是傻子幹的,但小動作是免不了的,別有用心的人都刻意往小魚背後走,企圖背後使絆,擋住他的移動路線,讓種豬有機可趁,等害死小魚,老大等三也就離歸零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