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啊!學習的過程本就是吃苦的過程,你從小在相國寺長大,為什麼沒有跟著習武?”
劉明啟翻了個白眼,沒好氣的回答:“根骨不行!”
陶橙忍不住哈哈大笑。
“很好笑!”頗有幾分惱羞成怒的意味。
“不是很好笑!我就是以為你會不怕辛苦的去習武!”
劉明啟搖頭。
“根骨好的人,習武事半功倍。而我們根骨不行的人,習武事倍功半!所以不如將心思放在其他地方!”
陶橙茫然的點頭。
“你好像和其他人所說的不一樣,一般都說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隻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這句話不可信!”劉明啟笑著否認:“若是沒有天賦,努力十年也不會比得上人家有天賦的一年。”
“姑娘,這是陳大人送來的小零嘴。”
一個攢盒,打開裏麵放著各式各樣的小零嘴。
如今府尹光暢被關押,同知被殺,奉元的官場有很多的空缺。
劉明啟是唯一能說得上話的人,隻要劉明啟能幫著在聖上麵前美言幾句,這破天的富貴還不知道會落在誰家。
如今各處倒是鉚足了勁巴結劉明啟,但劉明啟看著冷漠,行事更冷漠。
眾人這才換了對象,開始給陶橙送東西。
即便是陶橙的身份不明朗,但作為唯一能說動劉明啟的人,他們不會放過。
“好精致的攢盒!”
陶橙不免感歎這小吃食的用心。
“喜歡就收下!”
陶橙挑眉。
“今日一天我就收到了四五家的東西,你不是來調查貪墨的案子嗎?這樣不會被人詬病嗎?”
“我既然發話了,你好好收著就是了!”
從這一日後,陶橙收到的不僅僅有吃食,吃穿用度都有人送過來。
屋子裏堆著許多東西都沒有打開,琳琅滿目。
陶橙每收到一樣東西就登記造冊,賬目明明白白。
劉明啟給京城送了信,吏部從翰林院派了兩人過來接手光暢和薑城的差事。
陽春三月,劉明啟將所有的賬冊全部查清楚,打算回京城。
來的時候,三輛馬車,回去的時候卻有五輛馬車。
陶橙在馬車上看著一箱箱東西被搬到了馬車上,歎了口氣。
“姑娘不開心?姑娘不是收到了許多的禮物嗎?”
“不是我自己掙來的,我總覺得不踏實!”
陶橙深知吃別人的嘴軟,拿別人的手軟的道理。
“小姐安心,王爺並沒有做違法亂紀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是過了明路的!聖上知道!”
陶橙挑眉,心下稍安。
劉明啟上車,馬車啟動,開始向京城出發。
“中間的馬車是賬目嗎?”
劉明啟點頭。
陶橙漸行漸遠的街道和送行的官員,輕聲道:“一切都太順利了,總覺得有點不踏實!”
“順利難道不是好事嗎?”
陶橙點頭又搖頭:“是好事!但是太過於順利總覺得有人在推動事情的發展,你這一次發現的東西帶回京城會掀起軒然大波,我不信李家不知道王爺的進展,但這麼沉寂總讓人覺得不太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