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忽上忽下(2 / 2)

到了西湖,不得不想起的,自然是那段香豔的傳說……

曾執手相依的迷戀,你說,那片芊澤漫天的山穀,會在靜默中守護貝貝我們的最初。

那隻落群的孤雁,會來年的蘆葦蕩中等來姍姍來遲的諾言嗎?

那片執意不願遠去的紅葉,會在下一世換來生生相卻的迷離嗎?

那個固守著愛情的女孩,會在竭力前等來他三生的回眸嗎?

“閑作步上斷橋頭,到眼無窮勝景收。細柳織煙絲易,青屏拂鳥影難留。斜拖一道裙腰繞,橫著千尋境麵浮。投者近來忘俗累,眷懷逋客舊風流。”斷橋之上,貝貝不由得發起了一聲感慨。

瓏瓏深深地瞥望了一眼貝貝,輕聲接著續道:“一把油紙傘,見證許仙和白蛇那傳承千年的愛情故事。相遇,相知,報恩,共譜寫美滿的故事。就這樣陪伴著我們長大的愛情故事,卻因為一個和尚的出現毀掉了那個伊甸園。水淹金山寺,於是,就有了後來的雷峰塔,那是為白娘子所建,也是摧毀那段傳世的愛戀。”

走在斷橋上,想著那千年前的故事,閉著眼睛感受下當年的情懷,腦海中回蕩著電視劇中出現的片段,與身處當年的環境中,感受下那不一樣的感受。反複穿越了,站在對麵的那個人不是許仙而是貝貝自己,而白娘子還是那樣的美麗動人。耳邊回蕩著,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麵手難牽,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若是千呀年呀有造化,白首同心在眼前,若是千呀年呀有造化,白首同心在眼前。那首千年等一回,一千年,才換來今生的相伴。

看了斷橋,那雷峰塔,也是必去看的地方,因為這裏發生著悲劇。分開了,一千年才換來的相遇,相愛。

“法海,不理解,他為什麼要拆散那相愛的人,要他們分離?難道是上天不想看到這傳世的愛情,所以嫉妒了?難道,因為他們,一個是人,一個是妖,所以不應該擁有愛情???”瓏瓏似乎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了千年前的那場愛戀之中,聲音,也有些顫抖了。

太多的不理解。造就太多的悲劇,相愛的人分開了,哪能怎麼辦呢。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貝貝看了瓏瓏一眼,握著她的小手,輕聲解釋道:“我怎麼能忍心放下你一個人在那寂寞的孤塔中呢,千年才修得把你歸,既然不能想依一生,那你也要陪伴我……於是削發為尼,為我誦經,為我除塵,盼來生與相隨……”

唉!

也不知想到了什麼,瓏瓏突然沉重地歎息了一聲。

貝貝瞄了一眼深情的瓏瓏,少女多半是被那段美麗的愛情故事感染了……少女心事,向來都是如此。

貝貝也在深深地思慮著那份愛情,不過他想到了一種更加“浪漫”的結束:法海被割成了太監,從此以後,許仙和白蛇、還有青蛇兩姐妹,幸福地、快樂地生活在了一起……當然,憑借白蛇和青蛇的威望,還肯定可以給許仙弄來更多的蛇美女讓他玩……

不過貝貝沒有敢說出來,他要是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瓏瓏,瓏瓏一定會當場大罵貝貝一頓,然而頭也不回地離開滴。

接著,貝貝帶瓏瓏向蘇堤走去。

一邊走,一邊向瓏瓏介紹起蘇堤的由來。

蘇堤俗稱蘇公堤,在西湖的西南麵,南起南屏山麓的西湖觀魚,北接棲霞嶺下的曲院風荷,是北宋大詩人蘇軾在杭州做官時開浚西湖,取湖泥葑草築成,此堤橫貫湖南北,全長近三公裏,堤上又有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六橋猶如一顆顆珍珠,被蘇堤的金線串聯,更是堤上絕勝,因此,早在南宋時,蘇堤便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塘十景,足見其魅力所在。

越過跨虹橋,壯闊的西湖全景與長虹臥波的蘇堤全景出現在貝貝們眼前。隻見楊柳如煙,行人如織,構成一道美麗的風景。

卻見瓏瓏低低地喊了一聲,便呆呆地望著眼前的景色,說不上話來。

早晨的蘇堤,確實令人心醉神迷,隻見西湖煙波浩渺,景色如畫,蘇堤如臥波長虹,連貫南北,堤上柳絲舒卷飄忽,香樟秀麗挺拔,柳煙樟雲深處,是無數晨練的人們,或練拳,或舞劍,或長跑,或靜坐,更有無數自行車從堤上疾駛而過——蘇堤禁止汽車通行。

當然,其間也少不了練嗓子的,“啊啊咿咿”的,與鶯歌鸝語交織,行人聽了,也不以為悖,看來,貝貝找這個地方練習還真找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