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輕重緩急,設計優先順序,這也是管理時間的一個科學方法。意大利經濟學家菲爾費雷多·帕累托提出一則應用很廣的“重要的少數和瑣碎的多數——80/20原理”。大意是:在任何特定的群體中,重要的因子通常隻占少數,而不重要的因子則常占多數,因此隻要控製重要的少數,即能控製全局,反映在數量上,就是80/20原理。例如:80%的銷售額來自20%的顧客;80%的看電視的時間花在20%的節目上;80%的閱報時間花在20%的版麵上;80%的財務掌握在20%的人手中……80/20原理又叫帕累托定律,它的原理實質上就是猶太人信守的78∶22宇宙大法則,兩者都可以統稱為“二八定律”。大多數重大目標無法達成的主因,往往是因為我們把大多數精力都花在次要的事情上。凡事都有輕重緩急,重要性最高的事情不應該與重要性最低的事情混為一談,應該優先處理,這樣使用時間可以更大地提高效率。
2馬上解決絕不拖延
講究效率的猶太人認為,人們不能高效利用時間的一個最為有害的習慣就是做事拖延。世間有許多人都是為這種習慣所累,造成挫敗的悲劇。猶太人把“馬上解決”作為座右銘,把一分鍾當成兩分鍾來用,把一小時當成兩小時來用,把40年的工作時間延長成80年的奮鬥時光,從而大大延長了生命中創造價值的時間。
猶太人不讚成辦公桌上有積壓文件,對商人來說,商業文件非常重要,每個信件都包含著一條信息,給商人提供賺錢機會。如果把這些亟待回答的文件積壓在辦公桌上,過一段時間後再來處理,很可能為時已晚。因為對方的時間是寶貴的,當他遲遲等不到消息時就會斷然放棄,另覓合作夥伴去了。如果是這樣,你豈不是白白失去了一個賺錢良機?當你醒悟時,機會已經從自己的手中溜走了。讓你後悔莫及!
猶太人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們極其重視手中的文件,還專門安排了處理文件的時間。猶太人習慣於把上班後的一個小時定為“第克泰特時間”(Diclator Time),即處理文件時間。在這段時間裏,必須將昨天下班到今天上班之間接到的信函、傳真等全部回複;用電腦打好並發出,或者用電話回複。在能力卓越的猶太人的辦公桌上,看不見“未決文件”。
在“第克泰特時間”裏,猶太人是不讓外人打擾的。這樣才能集中精力處理這些文件,以求高質量高效率。一旦有人打擾,速度和效率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在這段時間內,有再重大事情的來訪者,也是無法與主人會晤。猶太人如果對人說:“現在是第克泰特時間”,言外之意是“謝絕會客”。“會客”會使“高效”大打折扣,失去無限商機。猶太人深知這一點,所以他們在很大程度上避開了毫無意義的推杯換盞,代之以精練的工作語言和幹練的工作作風。
《塔木德》上說:“今天就是最後一天,永遠不要等待明天,因為沒有人知道明天會是什麼樣子。”“今天能做的事不要拖到明天,自己能做的事不要依賴別人。”人們最大的理想、最高的意境、最宏偉的憧憬,往往是在某一瞬間突然從頭腦中很有力地躍出來的。凡是應該做的事拖延而不立刻去做,想留待將來再做,有這種不良習慣的人總是弱者。凡是有力量的人,總是能夠在對一件事情充滿興趣、充滿熱忱的時候立刻迎頭去做。
我們每天都有每天的事,今天的事是新鮮的,與昨天的事不同,而明天也自有明天的事。所以,今天之事應該就在今天做完,千萬不要拖延到明天,拖延會摧毀我們的創造力。機遇往往稍縱即逝,猶如曇花一現。如果當時不善加利用,錯過之後就後悔莫及。所以,我們要堅持今日事今日畢。
另外,決斷好了的事情拖延著不去做,還往往會對我們產生不良的影響。猶太人總是按照“每天都有每天的計劃”辦事,唯有按照既定計劃去執行的人,才能增進自己的品格,才能有使他人景仰的人格。其實,人人都能下決心做大事,但隻有少數人能夠一以貫之地去執行他的決心,這些少數人於是成了最後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