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謂報賬

報賬是指企業定期報送財務報告,是會計工作的一項重要的內容,也是會計的專門方法之一。根據會計製度規定,企業應當編製和對外提供真實、完整的財務會計報告。

2.財務會計報告的編製

1)工作底稿的編製

工作底稿,亦稱“工作底表”,是將一定會計期間核算所得的會計資料彙集在一起,為最終取得一定會計信息而進行調整、試算、分析的表格。

工作底稿有多種,如總分類賬戶發生額和餘額試算表、期末賬項調整表、為編製報表提供資料的工作底稿。 本處著重講期末為編製報表而編的工作底稿。

一般情況下,期末是會計部門最忙的時候,調賬、對賬、結賬、編製報表,一環扣一環。大量的業務要在短短幾天中完成。為了避免差錯,防止忙中出錯,並盡快地出表,可以先通過編製工作底稿的辦法,把基本資料算出來,然後,再根據工作底稿的資料編製調賬、結賬的會計分錄,把賬簿記錄補齊。

編製工作底稿的作用主要有:

(1)通過編製工作底稿,將試算平衡表、賬項調整、結轉分錄、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彙集在一張表上。

可以通過該表了解企業一定時期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為企業預測經濟發展趨勢、編製財務計劃、考核各項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提供資料。

(2)通過編製工作底稿,可以在工作底稿中集中編製賬項調整分錄和結賬分錄,從而防止漏登或重登,避免差錯,而且可以反映賬戶之間的對應關係,檢查賬戶和賬表是否相符合。

(3)通過編製工作底稿,使財務報表的編製工作省時省力又準確,而且對於企業集團編製財務報表,各級會計編製彙總財務報表,以及審計工作中編製審計報表等都提供了許多方便。

工作底稿的格式,依所設大欄的不同,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五組十欄式;另一種是六組十二欄式。五組十欄式設有“試算表”、“賬項調整”、“賬項結轉”、“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五大組,每一組又分借貸兩欄,稱之為五組十欄式。

“六組十二欄”就是在賬項調整之後增設“調整後試算表”一組,故構成“六組十二欄”。

這兩種格式的工作底稿都統一設置表頭。 表頭中具體包括表的名稱、編表企業的名稱以及編表時間等內容。

下麵將簡要說明工作底稿的具體編製步驟和方法:

1.填寫“試算表”欄

首先,將總分類賬各賬戶的名稱填入會計科目欄內,同時將各賬戶的餘額填入試算表的借方欄或貸方欄。在將總分類賬戶填入會計科目欄時,考慮到期末賬項調整的需要,有些賬戶需要空留幾行,以滿足登記調整金額的需要。

2.填寫“賬項調整”欄

對於期末應予調整的賬項,首先應確定其應借、應貸賬戶及金額,然後,在賬項調整欄內填寫賬項調整分錄。

【例6-1】月末根據本期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計算出本期應交營業稅金及附加28500元,所得稅費用21000元。其會計分錄是:

借:所得稅費用。

營業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

根據調整分錄,登記在相應的欄中。借記“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28500元(該科目是處於第30行),“賬項調整”的借方是處於第3欄,同時借記“所得稅費用”科目21000元。因此,應在工作底稿的第30行第3欄中填寫28500元,在第31行第3欄中填寫21000元;貸記“應交稅費”科目49500元,“應交稅費”科目是處於第15行,“賬項調整”的貸方是處於第4欄。因此,應在工作底稿的第15行第4欄中填寫49500元。

如果賬項調整分錄所涉及的會計科目在“會計科目”欄內尚未列上,則要補上。然後,再把應借應貸金額填寫在相應的欄、行之中。

為了反映調整分錄的賬戶對應關係和便於核對,“賬項調整”欄內所登記的調整金額前麵,應標明調整分錄的順序。同時,在工作底稿下麵,按標明的順序號分別為調整分錄的內容作簡要說明。

待所有調整分錄填寫完後,將“賬項調整”的借方欄和貸方欄的金額加計,並在“賬項調整”欄的最後一行填寫借方欄金額總計和貸方欄金額總計(如第35行)。借方與貸方總計金額必須相等。

3.填寫“調整後試算表”欄

將“試算表”與“賬項調整”兩欄相同科目的借、貸金額合並,同方向金額相加,反方向金額相減。合並所得的金額就是“調整後試算表”相應會計科目的金額,將其填入“調整後試算表”欄內。

如果一個會計科目在“試算表”和“賬項調整”欄內的金額都在同方向時,如同在借方或同在貸方,便將兩欄的金額相加,填入“調整試算表”欄內的借方或貸方。例如,第4行“其他應收款”科目第1欄(試算表的借方)有金額300元,第3欄(賬項調整的借方)有金額800元,同在借方,將其相加所得的金額1100元(即300+800)填入第3行第5欄(調整後試算表的借方);又如,第15行“應交稅費”科目第2欄(試算表的貸方)金額為零元,第4欄(賬項調整的貸方)有金額49500元,同在貸方,將其相加所得的金額49500元(即0+49500)填入第15行第6欄(調整後試算表的貸方)。

如果一個會計科目在“試算表”和“賬項調整”欄內的金額反方向時,即一個在借方,另一個在貸方,便將兩欄金額相減,將其差額填入“調整後試算表”欄內的借方或貸方。如,第17行“預收賬款”科目第2欄(試算表的貸方)有金額2000元,第3欄(賬項調整的借方)有金額1000元,金額反方向,應將其相減的差額1000元(即2000-1000)填入第17行第6欄(調整後試算表的貸方)。

如果一個會計科目在“試算表”和“賬項調整”兩欄內,隻有一欄列有金額,另一欄無金額時,則按所列金額填入“調整後試算表”內,原為借方仍為借方,原為貸方仍為貸方。例如,第1行“庫存現金”科目第1欄(試算表的借方)有金額1260元,在第3、4欄均無金額,即未發生與現金有關的賬項調整業務。 便將第1行第1欄的金額1260元,直接填入第1行第5欄(調整後試算表的借方)。

待“調整後試算表”借方和貸方金額全部填入後,再將“調整後試算表”的借方欄和貸方欄的金額加計,並在調整後試算表的最後一行填寫借方欄金額總計和貸方欄金額總計(如第35行)。借方與貸方的總計金額必須相等。

4.填寫“賬項結轉”欄

對於期末應予結轉的賬項,首先應確定應借、應貸賬戶及金額。然後,在“賬項結轉”欄內填寫結轉分錄。

【例6-2】期末將本期營業收入和營業外收入共計287400元(即286000+1400),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其結轉分錄是:

借:主營業務收入。

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根據結轉分錄,就可以登記到“賬項結轉”欄的相應欄行內。“主營業務收入”和“營業外收入”科目是分別處於“會計科目”欄的第22行和第29行,賬項結轉的借方是第7欄。因此,借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286000元和“營業外收入”科目1400元,應分別在第22行第7欄填寫286000元,在第29行第7欄填寫1400元。“本年利潤”科目是處於“會計科目”欄的第20行,賬項結轉的貸方是第8欄。因此,貸記“本年利潤”科目287400元,應在第20行第8欄填寫287400元。

如果賬項結轉分錄所涉及的會計科目在工作底稿的“會計科目”欄內尚未列上,則需補上。然後,再把應借、應貸科目的金額填寫在相應的欄行內。

為了反映結轉分錄的賬戶對應關係和便於核對,“賬項結轉”欄內所登記的結轉金額前麵,應標明結轉分錄的順序號。同時,在工作底稿的下麵,按標明的順序號為結轉分錄的內容作簡要說明。

待所有結轉分錄填寫完後,要將賬項結轉的借方欄和貸方欄的金額加計,並在“賬項結轉”欄的最後一行填寫借方和貸方總額(如第33行)。借方與貸方的總計金額必須相等。

將“調整後試算表”各會計科目的餘額與“賬項結轉”欄相同科目的金額合並,同方向金額相加,反方向金額相減,將合並所得金額經過分析計算後分別填入“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欄的有關科目內。

到現在為止,一張完整的工作底稿就算完成了。

其實,編出了工作底稿,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也就出來了,隻不過是個別項目簡單相加或相減了。

2)資產負債表的編製

1.資產負債表的含義

資產負債表就是反映企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狀況的報表,通常稱為財務狀況。 比如,資產總額是多少,流動資產有多少,固定資產有多少,在這些資產裏麵,有多少是借來的,又有多少是投資進來的。

財務狀況至少包括三層意思:一是關於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構成情況及其合理性;二是關於流動性,通常指資產的流動性,也就是資產變成現金的能力;三是關於財務彈性,即企業應付意外情況的能力,如意外災害、意外機會等。

資產負債表是一個時點報表。有人將其比喻為一張企業財務流動的快照。時點報表有三層不同的含義:

①不同時期的時點報表相加起來是沒有意義的,不能把一年12個月的資產負債表各項目全部相加,來計算企業一年的總資產和總負債。時點報表所反映的數據是企業資產、負債等的存量,也就是說,是企業繼續持有的一個數字。

②時點報表中的每一個數字都是某個時刻的數字,很可能由於企業經營活動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今天的銀行存款是2000萬元,明天可能就是2100萬元或1900萬元,這時時刻刻變化著的數字,隻反映這個時刻的情況,過了這個時刻就是另一種情況,所以,資產負債表上的日期不僅有年月,還有日,它隻反映到這一天為止的資產、負債情況。如果要了解上年的資產負債情況,就應當是上年年底(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上的數字,要了解這個月的,就是這個月月底的數字。

③既然是某一時刻的數字,它同時也意味著這些資產和負債是代表企業目前所擁有的、未來可以使用的資產和目前所承擔的、未來要償還的負債。

2.資產負債表的編製原理

資產負債表的編製原理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會計恒等式。它既是一張平衡報表,反映資產總計(左方)與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總計(右方)相等;又是一張靜態報表,反映企業在某一時點的財務狀況,如月末或年末。通過在資產負債表上設立“年初數”和“期末數”欄,也能反映出企業財務狀況的變動情況。

3.新會計準則下一般企業資產負債表的格式

資產負債表列示說明

(1)本表反映企業一定日期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情況。

(2)本表“年初餘額”欄內各項數字,應根據上年末資產負債表“期末餘額”欄內所列數字填列。

如果上年度資產負債表規定的各個項目的名稱和內容同本年度不相一致,應對上年年末資產負債表各項目的名稱和數字按照本年度的規定進行調整,填入本表“年初餘額”欄內。

(3)本表“期末餘額”欄內各項數字,應當根據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期末情況填列。

①“貨幣資金”項目,反映企業期末持有的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等總額。

②“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預付賬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其他流動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建工程”、“工程物資”、“固定資產清理”、“商譽”、“遞延所得稅資產”、“其他非流動資產”等項目,反映企業持有的相應資產的期末價值。其中,固定資產清理發生的淨損失,以“-”號填列。

③“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存貨”、“消耗性生物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投資性房地產”、“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油氣資產”、“無形資產”等資產項目,反映企業期末持有的相應資產的實際價值,應當以扣減提取的相應資產減值準備後的淨額填列。

其中,“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油氣資產”項目,還應按減去相應的“累計折舊”、“累計攤銷”、“生產性生物資產累計折舊”、“累計折耗”期末餘額後的金額填列。

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以及庫存商品采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的,“存貨”項目還應按加上或減去“材料成本差異”、“商品進銷差價”期末餘額後的金額填列。

“代理業務資產”減去“代理業務負債”後的餘額在“存貨”項目反映。

“長期應收款”項目,應按減去相應的“未實現融資收益”期末餘額後的金額填列。

建造承包商的“工程施工”期末餘額大於“工程結算”期末餘額的差額,應在“存貨”項目反映。

企業期末持有的公益性生物資產,應在“其他非流動資產”項目反映。

④“交易性金融資產”、“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應付利息”、“應付股利”、“其他應付款”、“預計負債”、“其他流動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專項應付款”、“遞延所得稅負債”、“其他非流動負債”等項目,一般應反映企業期末尚未償還的短期借款、應付未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應繳未繳稅費等。

其中,“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等期末轉為債權的,以“-”號填列。

建造承包商的“工程施工”期末餘額小於“工程結算”期末餘額的差額,應在“應付賬款”項目反映。

“遞延收益”應在“其他流動負債”項目反映。

⑤“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庫存股”等項目,一般應反映企業期末持有的接受投資者投入企業的實收資本、從淨利潤中提取的盈餘公積餘額、企業收購的尚未轉讓或注銷的本公司股份金額等。

其中,期末累計未分配利潤、資本公積為負數的,以“-”號填列。

⑥企業與同一客戶在購銷商品結算過程中形成的債權債務關係,應當單獨列示,不應當相互抵銷。即應收賬款不能與預收賬款相互抵銷、預付賬款不能與應付賬款相互抵銷、應付賬款不能與應收賬款相互抵銷、預收賬款不能與預付賬款相互抵銷。

長期應收款中將於一年內到期的部分,在“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項目反映。

“長期應付款”項目,反映企業除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外的其他各種長期應付款項減去“未確認融資費用”。長期應付款中將於一年內到期的部分,在“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項目反映。

企業期末持有的“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項目”,應在“其他流動資產”或“其他流動負債”項目反映。

3)利潤表的編製

1.利潤表的含義

利潤表也叫損益表,它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收入是多少,成本是多少,各種費用是多少等,既反映了企業淨利潤的形成過程,也體現了利潤的計算過程。

利潤表是一張時期報表,它有兩種不同的意思:

(1)不同時期報表是可以疊加的。例如,可以把上年和當年的利潤表加起來,算出兩年的利潤總和。

(2)時期報表中的每一個數字都是累計數,代表過去一定時期已經發生的業務量的總和。所以,時期報表中的數字是一個曆史彙總數,代表過去的業績。

2.利潤表的作用

企業定期編製利潤表,對內向企業管理部門報告,對外向有關部門和人員報告。因此,編製利潤表對企業及其相關部門和人員來說,具有重要的作用。具體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麵:

(1)利用利潤表提供的財務信息,可以了解和分析企業的經營成果和獲利能力。

利潤表通過對收入和成本費用情況的反映,可以提供企業一定期間的收益情況、成本費用情況,以及資金的投入與產出的比例關係,從而可以使報表的使用者了解企業的經營業績和財務成果,了解企業獲利能力的大校另一方麵,還可以從動態角度幫助了解企業的償債能力。企業的償債能力雖然取決於企業的營運資金,但歸根到底,也取決於企業獲利能力的高低。因此,利潤表提供的經營成果信息,對投資者來說,可預測、評價企業的獲利能力,據此作出是否投資、是否增加投資、增加多少投資、投資於哪個方向或是否收回投資的決策。對企業的債權人來說,可預測、評價企業的償債能力,據此作出應否維持、增加或收縮對企業的信貸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