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中堂!北洋急電,牙山大捷!葉軍門、聶軍門率軍擊退來犯倭寇,殺敵千餘,自損不過百,真真是大捷啊!”一名小章京一邊兒揮舞著手中的電文,一邊跑進了總理衙門。看見堂上的幾位軍機大臣就嚷嚷開了。
這間不大的屋子裏,翁同?、世鐸、額勒和布、徐用儀、奕?等滿漢軍機大臣齊聚,這會兒正為是戰是和爭執的不可開交。冷不丁這麼一嗓子,大家夥都有些愣神。
大清國洋務辦了幾十年,多少有一些家底兒。此前,在所有人的心理麵,小小日本不值一提。論塊頭論財力,大清都是日本的好幾倍,更別提人口基數了。所有人心裏都有一個念頭,全國上下四百多營練軍,就是那人填也能把小日本六個師團拚個精光。之所有有人主戰有人主和,不過是為了利益分配。戰事一起,光緒趁機奪權,顯然帝黨會奪得更多的利益。而此前的既得利益團體後黨,顯然不甘心。大家夥在朝廷上叫著勁,吵得麵紅耳赤,說到底還是為了利益到底如何分配,而不是怕了小日本。可牙山口一聲炮響,生生扇了眾人一個巴掌。
什麼時候小小日本,彈丸之地,竟然敢狠狠地咬了大清一口,而且咬得十分之疼。帝黨這頭,翁同?身為帝黨領袖,又是戶部尚書,最了解大清如今的形式了。旁的不說,中央財政體係崩潰,幾十年一盤散沙,若是對方戰力強勁,大清實在打不起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而且,即便是光緒親政,萬一戰事失敗,少不得西邊那位還得出來收拾殘局。憑著老佛爺幾十年的手腕,到那時候,帝黨定然成了替罪羊。該貶的貶,該飭的飭,光緒要想再出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是以,考慮到這一點,幾天來翁同?反倒是來了個閉口不言,靜觀局勢發展。
小章京那一嗓子,便如同天籟一般悅耳,翁大中堂楞了一下,隨即猛然從椅子上跳了起來,幾步走過去,一把搶過電報稿,一目十行地看了起來。一遍不放心,又仔細看了一遍,臉上漸漸顯出喜色。放下電報稿,翁同?朗聲笑道:“哈哈,老夫就說,日本蕞爾小邦,怎會是我大清的敵手?”說著揚了揚手中的電報稿,遞給眾人傳閱。
趁著眾人傳閱的工夫,翁同?誌得意滿道:“諸位,惶惶大清幾時怕過小日本?先是讓日本奪了漢城,又被日本趁我不備偷襲護航艦隊。若不是礙著老佛爺的壽辰將近,咱們能忍到現在?如今五國聯合調停失敗,諸位也別想其他心思了,咱們還是奏請皇上,一心應戰吧!老夫這就進宮遞折子麵聖,列位大人,先走一步了。”說著拱拱手,昂首邁步就走。
總理衙門內,幾名後黨要員一個個麵麵相覷。老翁打的什麼主意,他們再清楚不過了。之前,還可以用勝負不可測之言反駁一二,借此拖延些時日,指望著列強調停能奏效。結果,調停失敗,又有牙山這場大捷,這應戰之事勢不可擋。
這個關鍵口上,誰要是還敢站出來唱反調,再用老佛爺的壽辰說事兒,那天下洶洶之勢,億萬黎民悠悠之口,就能將他淹死。堂內一時間安靜之極,幾名後黨人物,礙於有旁人在場,彼此交換著眼神。交換來交換去,最後就得了一個意見,這事兒,還是請老佛爺拿主意吧。
光緒二十年七月三十日,牙山大捷的消息傳回國內,葉誌超聲稱,在其運籌帷幄之下,指揮聶世成四營淮軍,於成歡、牙山痛擊來犯之過萬日軍。日軍大島旅團潰不成軍,擊斃敵酋十餘名,殺傷千餘日軍。此役,聶世成部也傷亡百餘人,因彈藥耗盡,且需安置傷員,且日軍南退,牙山無憂,是以先行退往仁川整軍。
北洋所上之電文,除了葉誌超的原稿,還旁引了往來漢城的英國商人的證言。道:“經此一役,日軍破膽矣!”
電文一到,舉國歡騰。翁同?當即匆匆進宮麵見光緒,呈上報捷電文原稿。光緒看罷,樂得連連拍桌子。本來蒼白的臉色當即漲紅了,連連嚷嚷著‘軍心士氣可用’。此前,光緒心裏也在犯著嘀咕,究竟開戰與否,始終拿不定主意。國朝十餘年未經軍旅之事,日本人又來勢洶洶,勝負如何實在不得而知。前又有豐島海戰之敗,雖說日人勝在偷襲,可也委實扇了大清一個響亮的耳光。一時間躊躇不定,這心思七上八下沒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