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傍晚。
西邊灰色的天幕上,垂著一輪血紅色的太陽。天幕下麵的柏油路上走著一位老人,他同天底下的所有景物一樣,身體表麵被血紅的太陽塗抹上了一層血色。老人手持一把紫檀木手杖,身體微駝,明顯老態,但臉上卻表情堅毅,目光如炬,這又大大的衝淡了他身上原本的暮氣。從老人的裝束和手裏樣式考究的手杖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身份非凡之人。
老人的手杖不停地敲打著地麵,發出有節奏的聲響,這些聲響給這幅原本倍顯蒼涼的畫麵增添了幾分生氣。
老人腳下是一條陳舊的柏油路,路麵狹窄、表皮斑駁。
這種路在老城裏隨處可見——由於城市變遷而年久失修甚至被人遺忘,這種情況在這條路上尤為明顯,因為它一頭連著新城區,一頭連著遠近聞名的“鬼宅”。這條路其實有個很正統的名字叫“夕照路”,但由於“鬼宅”的緣故,它的名字也被人更為了“鬼街”。
可以說,當年城市搬遷很大原因就是因為“鬼宅”的存在,所以鬼街上人跡罕至是情理之中的,尤其是在這種夜幕將至的傍晚時刻,而從老人前行的方向看,他顯然是奔著“鬼宅”去的。
關於“鬼宅”的來曆第一部已經說過了,就是因為它若幹年前鬧鬼,而自從發生了林兮兒墜亡事件後,這個名字似乎更加貼切了,但同時籠罩在它頭上的詭異甚至恐怖色彩也更加濃厚了。
這樣說來,眼前的情形就有些不可思議了:在這樣一個秋風蕭瑟的季節,這樣一個夜幕低垂的時刻,即便是一個熱衷於探險的年輕人也不見得有多大的膽量獨身前往,何況是一位耄耋老人?會有什麼吸引力或原動力驅使他獨闖“鬼宅”?
這還得從老人的身份說起!
老人姓洪,名七,是赫赫有名的“洪氏企業”的創辦人,多年前他因年事漸高,便把事業交給兒子後功成隱退,不久偕夫人定居美國,很少回國。在北方城裏,老人的名字和他所創辦的“洪氏企業”是人盡皆知的,除此之外,老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身份——“鬼宅”的主人!
這樣說起來,老人出現在此地的原因似乎明朗了許多,但細想一下的話就會發現,很多關鍵性的問題還是沒有答案。
比如,據說老人自從出國後隻回來過一次,是兩年前他的夫人去世以後,他遵從夫人的遺願送骨灰回來安葬。洪老夫人的葬禮結束後,考慮到他的年事已高,他的兒子及友人都勸他留在國內安度晚年,甚至北方市政府還曾出麵勸阻,但均不見效,他最終執意離開了。對於老人執意離開的原因無人知曉,但有一點大家達成了共識:老人要在國外終老了!而現在,他卻突然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