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分個三六九等(1 / 2)

柳綿吹來滿城雪,楊花滾滾春初歇。

五月的京城在一場雷雨過後熱鬧起來,京城的百姓們今兒個都早早起了伸長脖子瞧著,今兒又逢著選秀的年份,天微亮時便有一駕又一駕的馬車從禦道旁“篤篤”而過。

雖說是選秀,但也免不了分個三六九等的,第一等是士族閥門中的小姐,她們從生下來的那天起,就注定了她們的正室之路,絕計沒有伏低做小的可能。第二等便是官宦之家、書香門第的小姐,她們當然也是嬌貴貴的身子骨,除卻給皇室中人為側為庶外,嫁到旁的人家那也是當家做主的資質。落到第三等了自然沒什麼好出身,都是些尋常百姓家的姑娘,走運了侍候個好主子,再走運點做個沒什麼品階的**女人,要不走運了做八年低等階的宮女出來配人。

一路上玉壁都在感慨著自己倒黴,她倒不是羨慕一等二等,她是想著自己最好不入等,不用參加選秀。可等她站到宮門前時,她卻開始慶幸自己是第三等,原來在第三等下還有一群人,罪臣犯官之。一旦進了宮她們連出去的機會都沒有,得做一輩子做髒活累活的宮女,這麼一比起來三等好歹是個良家子出身,進宮裏侍奉貴人好歹也算個幹淨出身。

車到宮門外停下,士族閥門中的小姐被小心侍候著,官宦之家書香門第的小姐也有人捧著笑臉相迎,輪到玉壁她們這,那就沒什麼好臉色好招待了。隻一個冷臉的嬤嬤拿著本冊子站在那兒,不時地掃一眼點人上前來,問明了姓名籍貫年齡後就發配到一邊去不再理會。

輪到玉璧的時候,嬤嬤照例還是那麼幾句話,或是聽玉璧談吐斯文,像是讀過書的,嬤嬤就多問了一句:“識字嗎?”

玉壁不著痕跡地左右看一眼,心想:讀了近二十年書,要不識字不是缺心眼嗎?可現在她就是個十一歲的平民女,別說讀書識字,大多是連個正經名字都沒有的。前頭都是什麼花妮、桃丫的,輪到她有個名字就很新奇了,再說識字,她估計著自己在宮裏就不用混了:“回嬤嬤,民女不識字。”

“過去吧。”嬤嬤沒再理會玉壁。

縮到人群裏,玉壁很熟門熟路地就摸到了不招眼的地方,大家都縮著腦袋不說話,她也很老實垂目低眉站著,一副逆來順受的模樣兒。

等到一一核對了名冊,再由當地送選的小吏核準畫押後,這入宮門的關就算是過了。那嬤嬤又指派著身後的三名宮女去把這撥選進來做宮女的給分成三群,然後那嬤嬤就不說話了,隻定定地站著,看著三名宮女整斥隊伍。

站在玉璧她們這一群麵前的是個約十六七歲的宮女,一張略圓的臉,不見絲毫這個年紀當有的活泛爽朗,一雙眼睛略顯得有些冷厲。隻見她掃了一眼所有人,然後又點了一趟數才說道:“你們跟我走。”

一撥有些瑟瑟然的小女孩兒就跟著走,半句話都不敢說,連大氣兒也不敢喘。對比一下那些個士族閥門小姐和官宦人家書香門第的小姐,平民家姑娘的待遇就可見一斑了,那邊的小姐們哪個不是被溫言軟語哄著,還帶著丫頭侍候,可三等這邊卻一進去就是為侍候人去的。

不過對玉璧來說,反正都是進宮,有什麼區別,她倒覺得比起那邊上兩等的小姐們,做個宮女要舒坦得多,在宮裏不出頭不爭先的侍候八年就能放出去。到時候帶著一筆銀子出宮,再去嫁人也能嫁個不錯的人家,畢竟在宮裏做過宮女的都出了名的規矩好,尋常人家是很願意娶的。

所以,在別的小姑娘各自眼神複雜的時候,玉璧反倒安之若素,主要是自己也沒期待過什麼。再說,後世那些個宮鬥戲宅鬥戲還沒演夠,看一眼都覺得複雜,更何況要去參與,玉壁覺得自己頭腦頂頂的簡單,實在沒有鬥來爭去的智商。

圓臉的宮女領著六十幾名九歲到十六不等的小姑娘到了一處宮所前停下,圓臉宮女和宮所前站著的兩名老嬤嬤低聲說了兩句話,然後讓小姑娘分成幾組進到宮所裏去。因為宮女也有機會成為皇帝的女人,所以秀女們要察檢的項目她們也不能免。

玉壁因為站在中間,被分在了第四組,她不敢四處張望隻能低頭尋思自己的事,等到第一組好幾個小姑娘哭著嚎著出來時,她才知道原來就是選宮女也是很殘酷的。長得太好了不要,長得不好也不好,長得太好了會礙了貴人的眼,長得不好的會嚇著貴人。

除此之外,身子不好的不要,身上有很明顯疤痕的不要,身上有異味的不要,口齒不清的不要,看著一臉福薄相的也不要。等到玉壁她們這組時,第一個就被退了,那小姑娘眼淚汪汪的不敢哭出來,隻敢咬著下唇憋著站在那兒。

看著那個小姑娘哭,玉壁特想上去跟人換換,偏偏輪到她時什麼不是都沒有,其中一名老嬤嬤在她手上係了根紅繩兒讓她跟著宮女出去。等到六十幾人都進過宮所後,那名圓臉宮女才又出現,站到已經入選的不到四十名小宮女麵前招招手,讓她們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