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男主來曆(1 / 3)

想當年女媧補天的時候,在大荒山無稽崖煉了老多石頭,就剩下一塊沒用上,扔那兒了。這塊石頭吧,經過這麼一煉,有了靈性,看著別的石頭都補天去了,自個兒沒選上,就天天唉聲歎氣,跟哭喪似的。

有一天,正哭呢,來了一和尚一道士,倆人長得跟神仙似的,坐石頭邊上聊開了。先是說天上的事兒,後來又說人間怎麼怎麼好。

這石頭一聽,心動了,也想下去享享福。可自個兒長得磕磣,不好意思開口。最後還是憋不住,說了人話:“大師啊,我這石頭粗笨,不會行禮了。我聽你們說人間多好,我也想去看看。我雖然長得不咋地,但心還靈透。看您二位這氣質,肯定不是一般人,肯定有補天救人的能耐。要是您二位發發善心,帶我下去享幾年福,我感激不盡啊!”

倆神仙一聽,笑了:“人間是好,但也就那麼回事兒,還一堆糟心事兒呢。你去了可別後悔啊!”

這石頭哪聽得進去啊,死乞白賴地求。倆神仙沒辦法,歎了口氣:“行吧,帶你去見識見識,但到時候別哭鼻子啊。”

說完,和尚念了個咒,石頭就變成了一塊美玉,還能戴身上。和尚說:“這下好看了,但還得刻幾個字,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寶貝。然後帶你去個好地方享福去。”

石頭高興壞了,問:“那我是啥寶貝啊?去哪兒啊?”和尚說:“到時候你就知道了。”說完,倆人就帶著石頭飄走了。

後來啊,過了不知道多少輩兒,有個空空道人路過那兒,看見石頭上刻著字兒,就看了起來。原來就是這塊石頭沒補上天,變成人下去享福,經曆了一堆事兒的故事。後麵還有首詩:

“沒材補天白忙活,紅塵裏混了多少年。身前身後這些事兒,誰給記下成奇傳?”

詩後麵就是這塊石頭變成人之後的事兒了。家裏頭的小事兒、詩詞歌賦都有,看著挺樂嗬;但啥時候哪朝哪代的就不知道了。

空空道人就問石頭:“你這故事挺有意思,想讓人看。但吧,沒寫啥時候的事兒,也沒寫啥大忠大賢的,就幾個姑娘的事兒。我抄了,人家也不一定愛看啊。”

石頭笑了:“師傅你咋這麼軸呢!沒寫啥時候,你隨便編個漢唐啥的唄。野史不都這麼幹嘛?於是故事就開始往下編了。

想當年,有個地方叫姑蘇,姑蘇裏頭有座城,城門叫閶門,那可是富貴風流的地界兒頭一號。閶門外頭有條十裏長街,街裏頭有條仁清巷,巷子裏頭有個老廟,因為地兒小,大夥兒都叫它葫蘆廟。

廟旁邊住著個當官的,姓甄,名費,字士隱,家裏頭老婆封氏,那叫一個賢惠,知書達禮。雖說家裏不是特別有錢,但在本地那也是數一數二的大戶。

甄士隱這人吧,性格淡泊,不愛爭名逐利,天天就是賞花修竹、喝酒吟詩,活脫脫一個逍遙神仙。就是有個遺憾,都半百的人了,膝下無子,就一個小閨女,小名叫英蓮,才三歲。

有那麼一天,大夏天的,熱得跟蒸籠似的,甄士隱在書房裏坐著,書看累了,往桌上一趴,迷迷糊糊就睡著了。夢裏頭啊,他也不知道是哪疙瘩,就看見一和尚一道士,邊走邊聊。

隻聽那道人問:“你帶著這玩意兒,打算去哪兒浪啊?”和尚樂了:“你放心吧,現在正有一堆風流債要還呢,這些個風流鬼還沒投胎呢。咱們趁這機會,把這玩意兒也帶下去,讓他也曆練曆練。”

道人說:“哦喲,這些個風流鬼又要下凡去折騰了?不知道他們會落哪兒去呢?”和尚笑著說:“這事兒說出來逗樂,古往今來頭一遭。西邊兒有條靈河,河邊兒有塊三生石,旁邊兒長著一株絳珠草,天天被赤瑕宮的神瑛侍者用甘露澆灌,這才活得長久。”

“後來啊,這草吸收了天地精華,又得了雨露滋養,就變成了人形,還是個女的,整天在離恨天外頭溜達,餓了吃蜜青果,渴了喝灌愁海水。就因為還沒報答那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心裏頭就老惦記著這事兒。最近呢,那神瑛侍者凡心動了,想下凡去體驗體驗人間煙火,已經在警幻仙子那兒掛了號了。警幻仙子還問呢,那灌溉之恩咋整?

絳珠仙子說了:‘他用甘露滋潤我,我沒那玩意兒還他。他既然要下凡,我也跟著去,把我這一輩子的眼淚都還給他,就算還清了。’這一來二去的,就引出了一堆風流鬼,跟著一塊兒去還債了。”

道人說:“這事兒新鮮,頭回聽說還淚的。這故事啊,比那些風月故事細膩多了。”和尚說:“以前的風流人物,也就傳傳他們的大事兒和詩詞歌賦啥的,家裏頭的小日子,吃喝拉撒的,都沒細說。

再說那些風月故事,不就是偷香竊玉、私奔那點兒事兒嗎?哪兒有這回事兒把兒女情長講得這麼透的。這些個風流鬼下凡啊,情種啊、色鬼啊、聰明的笨的,都跟以前書裏頭寫的不一樣。”

道人說:“那咱們也下去溜達溜達,度化幾個,也算是積德行善了。”和尚說:“正合我意。咱倆先去警幻仙子那兒,把這玩意兒交代清楚,等他們下凡的事兒辦完了,咱們再去。雖然現在下去了一半了,但還沒全下去呢。”道人說:“行,那就跟著你走吧。”

甄士隱在旁邊聽得明明白白的,就是不知道那“玩意兒”是啥。他忍不住上去問了句:“二位仙師好啊。”和尚道士也忙回禮。甄士隱說:“我剛聽二位聊的因果報應,真是聞所未聞。但我這腦袋瓜子笨,聽不懂,二位要是能給我細細講講,讓我開開竅,我也好免了沉淪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