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一首詩、一本書,在類似的生命曆程中上演著不同的角色。但無論場景怎樣變幻,有一點是我們共通的,那就是我們都在為了理想的愛情和事業在摸索和奮鬥著。這追求的過程或許是很辛酸、或許是很傳奇、亦或者是很感動,而且不管你的、我的、他的都有著訴說不完的故事,或許經曆的還會有似曾相識之感。藏之於心,流之於筆端的,或許就是你我的心聲。
對於愛情的追求,“暗戀”,這個詞對於新世紀的人來說,也許看到的第一感覺就會嗤之以鼻,因為新世紀的人對於愛情都比較大膽和開放,敢於直接表白,渠道也是五花八門,可以發短信、送鮮花、加QQ、加微博……還可以直接加微信進行語音對講。暗戀?對於他們來說,那簡直是浪費青春和細胞的事情。可是對於20世紀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來說,大多都會有過暗戀的經曆。暗戀是一種青春歲月的美好憧憬,但礙於自尊心的保護和羞澀的情愫,最終都埋在了心底,可能有的人暗戀一個對象,一輩子都不會有機會說出來……
在事業的追求上,對於20世紀70年代出生的人來說,是負累的一代人,既要追求物質生活上的溫飽,也要求得精神生活上的一點慰藉。如果人的幸福隻停留於追求物質生活的富足,而忽略對精神生活的追求,那麼這樣的人生該是何等的淺薄!可是大多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卻遇到諸多的尷尬,這一年代出生的人在五六十年代人眼裏是叛逆的一代,而在八十年代人的眼裏又是落伍的一代。他們追求理想,好不容易考上大學,卻發現不僅國家不包分配,而且連本科文憑都不值錢了;他們向往愛情,可是不得不在世俗的輪回中遵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們渴望創業,可是隨著經濟、政治改革進入攻堅階段,各種社會矛盾的交織,他們不得不進入“下崗”的行列……
特別是這一代人對於愛情的追求,基本都幻滅在初期的朦朧階段。本故事就講了這代人早期的愛戀,其實很單純,一個眼神、一首歌、一張紙條足以心領神會。如果說八十年代的早戀與性有關,那麼七十年代的早戀則是感動。簡單的書信往來卻充滿了複雜的情緒和想像力,絕不是像現在這樣靠鼠標和鍵盤就能完成的。雖然最終都成為時空中的幻影,但是那過程和刻骨的情意卻會永遠定格在生命的長河中。有的人因為沒有經曆過苦難而淺薄,有的人因為失去信仰、理想而困惑,有的人因為困惑而墮落,有的人因為不甘墮落而奮起探索,這就是生於70年代的矛盾的統一體。
2012年8月31日。
正是因為懂得愛,所以才在一開始就放棄,在最後一直堅持。
——題記。
1991年8月15日,東北的天氣還處於酷暑時期,厚重的黑土地上滿是一望無際的穗粒飽滿的玉米。這是農民們一年的全部希望,雖然除去交的提成以及來年的投資所剩無幾,但是農民依舊不輟耕耘於這唯一的指望。車窗外道旁的楊柳樹和無垠的莊稼地像奔騰的駿馬迅速向車後飛奔,我手裏拿著高中的錄取通知書,思緒萬千地前往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