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學院初建(1 / 3)

白雲塢的前朝餘孽徹底覆滅之後,各地局勢迅速穩定下來。

五月底,天祐帝派出的使臣和李承運的手下達成停戰協議,南崇軍撤出江北,退回飛雲江以南。

七月初,李承運稱帝,取其爵位當中的“程”字為國號,都城仍定在奉京,改元長平,蘊含了永無戰亂,長享太平之意。

從白雲塢主伏誅到李承運登基,中間足足隔了兩個多月,這期間眾人全都在忙一件大事,應對白雲塢丹藥之禍,去除那藥癮對人的控製。

被強迫服下丹藥的京中權貴多達四五十人,加上譚五先生、董濤幾個,還有派駐在各地的將領,總人數加起來竟然快有百人,若不想辦法妥善解決,非生出大亂子不可。

好在有妙手回春的醫聖燕白遠來相助,有文笙的《希聲譜》可以減輕大家藥癮發作時的痛苦,經過兩個月的對症治療,這些人的情況都有了極大的好轉,隻要眼下能控製住了,加以時日,戒除依賴就不是難事。

據說燕老神醫和顧大樂師這兩個月都在太醫院暫住,太醫院裏住滿了病人,每到集中診治的時候,那場麵十分壯觀,顧大樂師坐在高台上撫琴,周圍兩重院落的近千人會同時感覺到麻癢、暈眩等些微不適,那是大夥分擔了病人所受的折磨。

因為同時感受到《連枝》的人太多了,往日叫人生不如死的藥癮發作也就變得沒什麼大不了。

這手段是如此的神奇,大家敬畏之餘,口口相傳,到給文笙以及《希聲譜》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李承運這兩年在離水的作為深入人心,飽受戰亂之苦的老百姓感覺又有了盼頭,新帝開國,普天同慶,李承運登基之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封賞有功之臣。

文官變化不大,除這幾年跟隨他苦守東南沿海諸州的地方官悉數得到提拔之外,楊昊禦父子當權時的能吏秦和澤等人依舊重用。

武將方麵,為他東征西討立下汗馬功勞的紀南棠不出意外官拜大司馬柱國大將軍,正一品,拜米景陽為太子少保大都督,從二品。拜童永年為英武衛將軍,正三品,另外又追封了孟振國等一幹戰死的將領。

若說叫天下人摸不著頭腦的旨意,也有兩道。

任命陸不遜為金吾衛大將軍,掌執禁衛親軍,從三品;

任命唐宏達為兵部侍郎宜威將軍,正四品。

這陸不遜、唐宏達到底是何許人也,突然冒出來登上高位要職,兵部侍郎也到罷了,隻是個肥缺,金吾衛那可是整天跟在皇帝身邊,非貴胄高蔭子弟不得入選,還得挑那年少俊俏的,他們的首領肩負聖上安危之重責,怎麼能交給個連聽都沒聽說的人來當?

眾人細一打聽才搞明白,那唐宏達原本是紀南棠軍中一名斥候隊長,在對東夷的征戰中立下奇功,一舉解決了後患,據說至少近二三十年內東夷是無力對他國生出覬覦之心了,聖上此舉乃是論功行賞。

至於陸不遜,更不是才冒出頭的新人,這廝本來的名字王十三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救過聖駕,把李承運從東夷人手裏搶了回來,更是憑一己之力將白雲塢那幫人耍得團團轉,拖住匪首整整三天,他們才得以如此順利誅滅了老賊。

就這些都不提,聽說聖上很快就要下旨給他和顧文笙賜婚了,顧大樂師可是推卻了所有的封賞,一心隻想守著自己的樂師學院教琴育人,聖上難免將對顧樂師的感激之情轉嫁到那小子身上,所謂愛屋及烏,他這完全是跟著媳婦沾光呢。

眾人打聽清楚了,不管心裏怎麼想,頓時全都識趣地閉緊了嘴巴。

且說開州大興,樂師學院招收學生在文笙死而複生的消息傳出後再掀高潮,大興好歹也算個大城了,大街小巷竟因此擠得水泄不通,一連好幾個月天天像趕集一樣,城裏大小客棧全都住滿,普通民居的房價短時間內已經翻了幾番。

樂師學院建在城外,未得允許眾人不敢靠近,隻能遠遠看著,感覺學堂中的建築十分肅穆恢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