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滿語“愛新覺羅”的“愛新”是“金”的意思,“覺羅”是“族”的意思,但“努兒哈赤”的意思是“野豬皮”,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
愛新覺羅.努兒哈赤出生在一個滿洲頭人家庭,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做過明朝委任的官職(都指揮使),他的母親則是建州右衛都督王杲的女兒,隻可惜在努兒哈赤十歲的時候就病死了。努兒哈赤的繼母為人極為尖酸刻薄,弄得整個家庭雞飛狗跳,無奈之下,努兒哈赤在十五歲的時候便帶著弟弟舒爾哈齊投奔了自己的外公王杲。
王杲原名阿突罕,其實本是女真人,他曾經跟隨明朝巡撫張學順,在那裏學得漢文和武藝,並有了個漢名王杲。後來,他獲得了建州右衛都督的官職,並成為建州女真的首領。王杲對這兩個投奔來的外孫很是疼愛,經常給他們教授漢文詩書和騎射武藝。隻可惜好運不長,後來王杲因對明朝邊吏不滿而起兵造反,結果被明朝總兵李成梁打得大敗,王杲本人也被俘虜,最後被送到京城處死並暴屍街頭。
這時,正在王杲家裏的努兒哈赤兄弟倆也雙雙作了俘虜,為了保住性命,機靈的努兒哈赤趕緊拉著自己的弟弟跪在李成梁的馬前,用漢語哭求饒命。李成梁見努兒哈赤還算聰明伶俐,又會說幾句漢語,便將他留在身邊作自己的隨從。這樣,努兒哈赤便投在李成梁的帳下效力。
努兒哈赤長大後,果然非同常人,他身長八尺,力大如牛,最重要的是,他非常的聰明而且有毅力。努兒哈赤經常跟隨李成梁出征,每戰都是身先士卒,屢立戰功,李成梁對他非常欣賞。不過,努兒哈赤對李成梁隻是表麵的順從,他對於李成梁當年屠殺滿人的事情,其實一直就沒有忘記。後來,努兒哈赤以父親令他回家成親為借口要求離開,盡管李成梁一再挽留,但他還是帶領自己的弟弟回到了自己的女真人部落。
雖然重新回到自己的部落,但努兒哈赤對在漢文化仍舊非常眷戀,經常利用邊境貿易的機會搜集漢文書籍,從中學習韜略兵法,並廣交朋友,為以後的發展打下基礎。在他25歲那年,正當他躊躇滿誌的時候,不料家裏又出了一個大的變故。
原來,王杲被擊敗並慘死京城後,他的兒子阿台心中憤懣,時時刻刻的想著要報仇雪恨,於是便經常率領餘部襲擊明朝邊境。萬曆十一年(1583年),李成梁得知阿台餘部在古勒城,隨後便率兵將之團團圍住。這時,明軍買通了葉赫部圖綸城主尼堪外蘭,準備裏應外合,徹底消滅阿台。在這危急時刻,努兒哈赤的祖父和父親出於家族的關係,當時便趕到古勒城,打算勸降阿台。
就在勸說之時,尼堪外蘭帶著手下將明軍引入,並在城牆高呼:“李太師(李成梁)有令,誰殺死阿台,誰就做古勒城主!”結果導致城內一片騷亂,明軍乘機攻破並血洗了古勒城。亂軍當中,努兒哈赤的祖父和父親也雙雙被殺。
遇此大禍,努兒哈赤極為悲憤,便前去質問明朝邊吏為何殺死一直效忠於明廷的祖父和父親?明朝邊吏自覺理虧,便送還兩人的遺體,並派專人解釋說是“誤殺”,還給努兒哈赤補償了十匹戰馬,並令努兒哈赤襲任祖父的建州左衛都指揮使。